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制度?這個學校怎麼可以這樣?我想要和那個研究生處中年男人口中的“我們”辯論,但我能辯得過“我們”嗎?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一貫信奉的“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回報”是不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想法。
可我不想放棄。
“成功4+1”之機遇
很多人說一個人的成功跟機遇有關。當然有關!為什麼有些人能得到機遇,而有些人就得不到呢?有些人的機遇好像是老天特意空降到他頭上的,這僅僅是運氣的成分嗎?每個人都需要機遇,我也是如此。如果我當年乖乖接受學校的安排,出國留學的機遇可能就永遠地失去了,我也可能永遠無法成為如今的我。
很多人把自己的不成功歸結於機遇的不公平。其實可以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在大學時每個人都差不多,而10年以後,人與人就會產生巨大的差別。反思一下,難道每一個機遇都是公平的嗎?當然不是,
機遇肯定是不公平的,機遇只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
根據我打聽來的結果,###對出國名額的要求非常苛刻。研究生考試共6門課,要求每門及格,其中英語還必須在75分以上。這一年的英語考試非常難,後來###不得不把75分降到了70分,但即使這樣,成績達標的也還是寥寥無幾。像北郵這樣的學校,才只有5個學生合格,我考了分,就已是全校第一名。照此推理,其他的學校,特別是那些不如北郵的大學,會不會有很多考生因為外語被刷掉,而空出了用不上的出國名額?如果把研究生關係轉到還有出國名額的學校,出國的可能性是不是會重新出現?當我產生這個念頭後,心情莫名地變好了,我似乎看見一線光亮從那扇已經關閉的門縫裡透出來。
接下來我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我找來北京市高等院校招收研究生的所有招生手冊,一頁一頁地翻看,尋找哪個學校有公派出國的名額。學校裡的公用電話總是排著長隊,我跑到實習的半導體所裡,用那裡的電話給各個大學的研究生處打電話。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教育部門口站出留學機會(2)
“老師,你肯不肯把多餘的名額讓給我?”
接電話的人莫名其妙:“你搗什麼亂啊?”
也有怒氣衝衝的:“我們自己的學生都不夠呢,哪裡輪得到你?”
我面帶微笑,聲音誠懇,毫不氣餒地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地打下去,詢問是否有出國名額,如果有是否被用掉。
如此打了三天電話。在第三天的下午3點鐘,我終於從電話那頭聽到了夢想中的回答—“我們還有沒用完的出國名額,你可以先來看看。”雖然對方依然是個中年男子,對方的口吻裡主語依然是“我們”,但在此刻的我聽來,這個聲音多麼寬厚美妙,足以令我終身難忘。
這位老師叫吳懷仙。這所學校是北京廣播學院。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電視業還不發達,作為中國廣播電視教育最高學府的北京廣播學院(現改名中國傳媒大學)遠不及後來風光,和當時的北京郵電學院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當時我住在中關村附近,騎腳踏車去北京廣播學院要兩個小時。第二天上午,我騎車來到北廣研究生處,與吳老師有了下面一番對話。
“看你的成績很好,你們北郵應該取你呀!”
“北郵當然取我。但是,我從小愛看電視愛聽廣播,未來中國的廣播電視事業一定會有很大的發展,為了這項事業,我願意放棄北郵,來到北廣。”
“照你現在的說法,你不是為廣播事業而來嗎?怎麼又跟出國有關?”
“中國的廣播事業很落後,需要去國外學習一些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技術回來呀!”
“老實說你來有風險,如果###不批的話,你不能出國,就必須留在廣播學院讀書。可是北廣沒有碩士學位的授予權,你只能取得研究生學歷,得不到學位。”
“我來的目的很明確!為了中國的廣播事業,有沒有學位沒那麼重要。”
當然,我沒有說實話,我的明確目的就是出國。不過我說的也是實話,為了這個目的,失去研究生學位的風險完全不算什麼。
看起來,吳老師似乎被我感動了。他說需要一點時間和校方研究。過了幾天,他通知我,北京廣播學院願意把我推薦給###。門縫裡的那線光亮開始擴大了。
弱勢群體與迂迴前進
透過努力,我把一個在別人看來遙不可及的機會,漸漸地變成可能性越來越大的機會。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和當時的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