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表現出了那種禮賢下士的特質了,很難想象他日後會變得像《三國演義》中描寫的那樣剛愎自用,不過一個人在登上巔峰之後過於膨脹,也有可能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這對王衡倒是一種警醒。
就在王叡一行人行至蔡陽的時候,又一隊人追上了王叡,這隊人中為首的一個王叡倒也認識,他便是大將軍何進的主簿陳琳。
陳琳,廣陵郡射陽人,今年三十歲出頭,是日後的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眾,甚得何進信任。
對於陳琳,劉焉、鍾繇、袁紹當然都非常熟悉了,他們見陳琳行色匆匆,快馬而來,知道恐怕是朝中又有什麼變故了,不過陳琳沒來得及跟他們說話,只是匆匆與他們見禮,然後便對王叡道:“王君侯,大將軍讓我帶來了口信。”
王叡與陳琳寒喧過後,陳琳便將何進的口信告訴了王叡,原來王叡那封彈劾曹寅的奏摺送至朝廷之後,漢帝劉宏對曹寅的橫行不法大為震怒,何進趁機在旁邊敲起了邊鼓,劉宏立刻便下了一道旨意,著有司將曹寅父子抓捕至雒陽受審,並在何進的建議下,任命北海名士張逸為新任武陵太守。
現在,何進的另外一名親信心腹,侍御史鄭泰已經帶著這道旨意快馬趕赴漢壽,抓捕曹寅父子。
在鄭泰趕赴漢壽的同時,何進也派出了自己的主簿陳琳追趕王叡一行,將此事告訴王叡,讓他早做準備。
王叡聽了陳琳的話,稍一沉吟,馬上便叫來了張逸,讓他馬上趕赴漢壽接任武陵太守,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武陵郡的局勢,並點了幾十名精銳騎兵護送張逸去武陵。
王叡當初沒有委派張逸具體職位,就是等著今天讓他擔任武陵太守的,現在果然等到了這一天。
王衡讓張逸稍等片刻,然後對王叡道:“阿父,不如讓我和黃將軍也一起回漢壽吧?此次聖上下旨如此之快,是因為十常侍對此事措手不及,來不及對聖上進讒言,大將軍才能讓聖上立刻下旨,造成了既成事實。不過等十常侍反應過來之後,他們很有可能會從中作梗,破壞這件事情。我和黃將軍一起回去的話,可助張使君掌控局面。”
王衡之所以要提醒王叡,是因為他知道曹寅此人的行事風格,他絕對不是那種肯坐以待斃的人,在真實的歷史上,曹寅預感到王叡要對他下手了,便偽造了欽差的檄文,交給了孫堅,騙孫堅害死了王叡,因此,曹寅稱得上是一個膽大妄為之人。
這一次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光憑一個鄭泰的一封聖旨,只怕很難讓曹寅束手就擒,他反抗的可能性相當大,畢竟他手上還有幾千郡兵。
聽了王衡的話,王叡馬上意識到了自己剛才有些考慮不周。
現在武陵郡中,自己這邊夠分量的人除了桓階之外,全數來了南陽,沒有主持大局之人,張逸雖然被任命為武陵太守,可是他是個北海人,在武陵郡毫無根基,曹寅在武陵卻是根深蒂固,別說十常侍可能派人作梗,就算是曹寅自己也不是沒有狗急跳牆的可能性。
萬一曹寅不肯坐以待斃,擁兵作亂的話,張逸和桓階能夠憑藉幾千新招的州兵力挽狂瀾嗎?別說他們有沒有這個魄力,就說他們有魄力,他們在州兵中的影響力也不夠,想要力壓曹寅是很難的。
王叡一想到曹寅可能的反應,身上頓時就出了一身冷汗,那真是不堪設想啊,自己一家人,還有鄭玄和他的弟子們都在漢壽,必定難逃毒手,如果真的發生了那種事情,那自己真是追悔莫及啊!
幸好兒子考慮周到,而且能夠當機立斷,給了自己一個最佳的建議。現在自己要去章陵祭拜帝陵,是肯定不能回漢壽的,也只有王衡和黃忠回去最讓自己放心,也最合適了。
王衡是自己的兒子,完全可以代表自己,而且他現在在武陵有著巨大的聲望,可以在曹寅就擒之後迅速穩定武陵局勢。
而黃忠在州兵中有著巨大的威望,他的能力在這一次南陽平亂中也展露無疑,是一員值得信賴的大將,曹寅必定不是他的對手。
王叡點頭稱是,正在下令讓王衡、黃忠陪同張逸回武陵的時候,陳琳微笑著開口了:“這位可就是衡公子?”
王衡連忙施禮道:“小子便是王衡,陳主簿喚我叔平即可!”
陳琳笑道:“琳近來在雒陽屢屢聽聞叔平之大名,已經是如雷貫耳了,本以為叔平只是文采出眾,沒想到還有如此大智大勇,可敬可佩!”
王衡連忙自謙了幾句。
陳琳也知道現在時間已經比較緊了,他對王衡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就不耽誤叔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