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王衡的字的,王衡的字型雖然別出機杼,可是論到老辣圓熟,還是鍾繇高了不止一籌,不愧是書法大家。
鍾繇微笑道:“這個是自然,畢竟我練字已經練了三十餘年,筆觸老辣一些也是應該的。其實書道最重天分和悟性,叔平小友練字應該只有數年吧?可卻已經創出一種新體,不落前人窠臼,已有宗師氣象也,假以時日,便是我,也只能望叔平小友之項背了!”
鍾繇之語讓場中一陣騷動,鍾繇在書法上是何等身份?他居然說王衡的字已經有了宗師氣象,還說將來連他也只能望其項背了,這是多麼高的評價?
王衡卻是自家知自家事,鍾繇更多的是在誇讚王羲之罷了,因為他學的就是王羲之的書體,自己只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王衡連忙遜謝道:“元常先生言重了,在書道一途,先生便是泰山北斗,小子豈敢與先生相提並論?”
劉焉笑道:“叔平你也勿須過謙,元常此舉固然是他獎掖後進,你所創之書體也確實頗有可觀之處,必將在書道一途留名於後世。”
袁紹大笑道:“元常兄獎掖後進,叔平天縱之才,等到叔平也成為書道大家的時候,今日之會必然會傳為佳話啊!”
眾人紛紛點頭贊同,王叡微笑著舉起酒樽道:“為元常先生的獎掖後進,飲勝!”
眾人一起舉樽道:“飲勝!”然後將酒一飲而盡了。
這個小插曲讓酒宴的氣氛更加熱烈,也更加拉近了王叡等人與劉焉、鍾繇、袁紹的距離。
酒至酣處,袁紹似乎已經有些醉意了,他笑著對王叡道:“君侯,此次大將軍可是在聖上面前說了不少好話啊!”
王衡知道,這是袁紹替何進來與王叡正式拉上關係了。
王叡微笑著端起酒樽道:“還請本初回去之後替叡謝過大將軍美意,若有機會,叡必親至雒陽向大將軍致謝!”
袁紹酒醉心明,他當然明白王叡的言下之意,這種事情也只需要點到為止即可,他哈哈大笑道:“那紹便在雒陽恭候君侯大駕了!”
袁紹心中確實十分暢快,王叡需要何進在朝中替他說話,何進同樣也需要王叡這樣手握重權的地方實力派支援,雙方目前的目標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剷除閹宦,所以雙方是彼此需要,合則兩利也。
劉焉之所以要交好王叡,與袁紹的目的也差不多,是想找一個政治盟友,王叡便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物件。劉焉有野心,他看出了目前朝廷的衰弱,所以一直想外放為州牧,但是他沒有十足的把握獲得劉宏的同意,在他看來,身為刺史的王叡應該與他有著同樣的利益訴求,這樣一來,兩個人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最近,王叡風頭正勁,尤其是這一次的南陽平亂之戰表現驚豔,他派出的代表又主動到雒陽與劉焉搭上了關係,劉焉自然是與他一拍即合,這一次要與王叡刻意交好了。
而鍾繇這一次主要是確實喜歡王衡“創造”的這種字型,另外,王叡和王衡最近的出色表現也讓鍾繇覺得交好他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鍾繇雖然對漢室還是非常忠誠的,但是他更看重他的家族,而且他也是士族出身,有著剷除閹宦的理想,所以他也想要尋求王叡這樣一個實力強勁的政治盟友。
就這樣,席中各人各懷心機,在談笑風生之中,一席酒宴歡快的結束了。
第二天,一行人便踏上了前往章陵祭拜帝陵的路。
行至新野,鄧展已經如期歸隊,他把家裡的房子委託族人照看,帶上了母親,準備去武陵定居了。
王叡安排趙醜、王垚等將帶領大軍先行往武陵進發,而他還是親率那一千精銳與自己的一眾掾屬跟劉焉等人一起去章陵,祭拜帝陵之後再追上大軍,一起回武陵。
這一路上,王衡都在饒有興趣的觀察著這幾位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名人,將觀察到的東西與史書中的記載相印證。
劉焉平時非常注重儀表,不苟言笑,總是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說起話來也是言必稱漢帝,對閹宦誤國也是深惡痛絕,所以他也深得他人敬重,讓王衡很難將他與歷史上那個野心勃勃的益州牧聯絡起來,讓他不得不感慨,有的時候真的是大奸若忠啊。
鍾繇則是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總是保持著名士的風度,喜怒不形於色,讓人看不清他內心真實的想法,非常有城府,這倒與歷史上他的形象比較接近。
袁紹則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他身材高大,儀表堂堂,性格豪爽,非常有親和力,就算他現在還不是日後那個一代梟雄,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