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藍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感謝頭疼也不行的一萬恭喜頭疼也不行童鞋成為本書宗師,也謝謝yunpiaopiao、醉笑道、竹林風啊幾位的支援,謝謝!) ——
不搞稅制改革,就根本維持不了現在的朝廷開銷,更別說還得養幾十萬職業軍隊了。小說/而要養幾十萬軍隊,還得要維持現在的擴張計劃,保證不斷的軍事作戰計劃,需要的錢糧都是海量的。光靠著現在朝廷每年不到千萬貫的財政收入,根本不夠。
易風即位以來,北衙的那三十五萬禁軍,其實都是他自己掏腰包在養著,用的都是他自己的內帑。朝廷原來的稅制,都是相當簡單的,均田制加府兵制,是隋朝的兩大基本國策,給百姓均田授田,然後租庸調製收稅。
府兵授田,然後府兵不交稅國家也不用支付他們糧餉,甚至府兵還得自己置辦軍械裝備。
在這些制度下,朝廷每年徵收的稅賦,都只是用來供給皇帝和宮廷以及京官,朝廷的地方官府地方官員甚至都不用朝廷財政支出,地方官員也一樣是用職田、公廨田、公廨錢、官職永業田來支付地方官府的辦公費用以及地方官員的俸祿。至於那些地方的吏員,這些人朝廷是不用支付錢糧的,甚至地方官員也一樣不用支付錢糧,這些人光幹活不吃飯。當然,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朝廷和地方確實不給這些吏員支付錢糧,他們完全靠自己的職務合法合理的收取灰色收入以養家餬口,甚至家致富。
隋朝的政策,處處就是透著這麼一種古樸,一種簡單。至於說國家和地方興建什麼工程專案,修路修堤修壩、修城築牆一類的,自然也不用動用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支出,一切有老例,徵召民夫,加徵加派錢糧,總之這屬於額外支出。
國家財政稅賦收入,一不用養兵,二不用養地方官吏,三不用於百姓,每年近千萬貫價值的稅賦,其實就兩個用處,供養皇帝和宮廷開支、養京官,其二,用於戰爭開支。如果不打仗,那麼一年近千萬貫的財政收入,其實是綽綽有餘的。這也正是為什麼隋朝立國十九年,其間打了好幾次大仗,可最終卻也仍然能靠著每年千萬貫的稅收,依然能夠打造出一個開皇盛世的原因所在。
可現在不行了,新朝的各種新政,處處都與原來的策略不同。
朝廷的稅賦除了供養皇帝和宮廷以及京中百官外,還得供養幾十萬北衙禁軍,以及府軍、邊軍的職業軍官們,此外地方官員的薪俸也已經納入國家財政支出,另外原來一直不用付錢就為朝廷工作的那比官員數量多出十倍以上的吏員,也算是有了編制,也納入了國家公務員的行列,他們也是有了正式的薪俸,這又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加上朝廷和地方官府的辦公費用等等,都是相比於過去額外的支出。何況,新朝已經取消了勞役,朝廷要興建工程專案,徵召民夫還都得支付民夫們薪水。
北衙禁軍做為職業軍人,待遇相對優厚,平均每個士兵每年的軍費是五十貫左右,計算下來一年就得一千七百五十萬的供軍費用。小說/這還沒計算生戰事的戰爭支出,而邊衙與南衙的邊軍、府兵雖然不是職業軍人,可也有不少的職業軍官,要維持這兩衙的幾十萬軍隊,一年也需要不少錢,合算起來三衙的軍費一年起碼得兩千萬,還是非戰時。而易風給官員們加薪,給吏員們薪水,雖不如供軍花費這麼大,但加上宮廷的開銷,一年也起碼得要一千萬左右。
僅僅是每年的軍費加上官吏俸祿和宮廷的開銷,一年就得三千萬貫。
這還沒有算上朝廷如果要興建水利或者修葺城池、維修道路,疏通運河等方面的工程費用。
如果還沿用朝廷的舊稅制,朝廷過一年就得倒欠上兩三千萬,這還只是維持正常的運轉,還沒計算戰爭或者遇上災害等需要額外支出的時候。可以說,稅制不得不改,不改不行。不改,一天都維持不下去了。易風雖然有自己的皇帝私人產業,一年有不少的進項,可光靠著皇帝的內帑支撐,不是長久之事。易風早就在計劃著稅制的改革了,只是之前還沒有完全掌控朝廷,因此也無法一步到位。但如今在位已經一年多,內內外外也清理整頓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正式提出來,自然會阻力小些。
況且,促使易風改革稅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均田制根本是個維持不了多久的政策,而租庸調製就是以均田制為基本。均田制一壞,租庸調製也就失去了根本,國家的稅制也就會崩壞。做為一個有著不一樣見識的皇帝,易風當然不能等到以後崩壞了的時候再去改。
唐宋推行兩稅法,每年的兩稅收入都在兩千萬貫上下,尤其是中唐時推出兩稅前一年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