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種字母組合,然後迅速翻開手邊的韋氏英語詞典,發現此詞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遊記》,指一種粗俗、低階的人形動物,它具有人的種種惡習。這個詞顯然不太雅,但仔細一琢磨,“反其義而用之”,在強調平權的因特網上大家都是鄉巴佬。為了增加褒義色彩,後面加上了一個感嘆號,於是就有了“Yahoo!”。“沒錯,太好了,就是它了,這簡直是神諭!”就這樣雅虎誕生了。
楊致遠一邊維護日益膨脹的網路資源,一邊尋找商機,每天只睡4個小時。對網路和電腦的熱愛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楊致遠回憶說:“這項工作很艱苦,但充滿了樂趣。有時我有一種從懸崖上跳下的感覺,有時像置身於電影《塞爾瑪與路易斯》,不知結局怎樣。我們想用網路做一切,也許什麼也做不成。但我們不在乎,我們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不論是透過李想還是楊致遠,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道理,他們都對電腦和網路有著不可遏制的熱愛,但是讓他們成功的因素不全是他們的電腦天賦和對網路的熱情。讓他們取得今天驕人成績的背後是他們驚人的勤奮。總結為一句話就是,天才來自勤奮。
也許你不贊成,但是透過一些名人的例子你就會明白天才來源於不懈的奮鬥。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之所以能成為弟子三千、名揚四海的聖人,是和他小時候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也正所謂是“天才來自勤奮”。 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