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2/4頁)
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是代價也最大,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身邊的老師。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去學習,會讓我們更加懂得尊重和認可對方,對於企業管理這也是相當重要的原則。
“50後的老師告訴我‘穩’,60後的老師告訴我‘贏’,70後的老師告訴我‘人’,80後的老師告訴我‘能’,身邊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老師,是自己的夥伴,哪怕是一個比自己還要年輕的朋友、同事,也有無數值得去學習的地方,從而讓自己更適合企業的發展,更好地來凝聚這隻年輕的潛力無限的團隊,發揮這隻年輕的潛力無限的團隊。”
李想對80後的創業者也提出了很多建議:
首先是資本的問題。有錢不一定能發展好,沒有錢一定發展不好。80後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都是在最近幾年才有點微不足道的小成績,但是普遍擁有現金流的壓力,尤其是比起那些有著豐厚積累的前輩們。浮出水面的80後的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資產最好的也不足海鑫鋼鐵和碧桂園這些有上一代積累的80後企業家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更不要說現金流了,比起80後更熟悉一點的IT行業的前輩,也是幾十倍上百倍的差距,在資本層面上80後絕對是弱勢群體,這方面不是融資幾百萬上千萬美金就可以解決的。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行動派的天才(3)
第二是行業地位的問題。在大的行業層面來看,80後的企業在行業中只可能是追隨者(並不排除是技術和產品的領先者),無論是規模還是利潤,而在目前的中國,沒有什麼行業是可以依靠一個技術去改變行業的。很明顯的一個案例,VC更願意去投資那些可以放一些有“擦邊球”的“電視劇”,卻能擺平政府關係沒人管的影片網站,而沒興趣去投一個技術團隊,這是很現實的市場問題。80後創辦的企業根本就沒有被行業領導者所重視,否則,透過併購、惡意競爭等手段,大的擁有規模積累和良好現金流的公司,很容易快速解決掉這樣的競爭,只不過目前沒有必要。
第三是大環境的問題。中國目前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任何可以在短期內讓資本極速膨脹的產業,都不會逃過資本的眼球的,很顯然,目前國內的資本更喜歡的房地產、能源、金融等行業,而這些行業顯然不是白手起家沒有社會背景和家庭背景的80後創業者能夠進入的領域,而80後更熟悉的IT行業短期內格局不會發生大的改變,這在大環境上而言對於80後是不利的,但是又是公平的。
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李想不禁這樣發問“什麼樣的人才適合創業?”然而這個問題大家討論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李想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新一代的創業者接二連三的成功後,我們似乎可以從這些創業者的身上去尋找一些共同點,從而奠定成為優秀的優秀創業者的基礎。
我們可以從70年代出生的創業者身上去尋找一些相似性,這裡所說的成功創業者,指的是那些可以把自己的公司做到十億美金以上價值的創業者,雖然公司市值不是一個絕對的衡量標準,但是作為一個相對的衡量標準還是比較可以讓人信服的。
李想認為這些人包括,分眾的江南春、盛大的陳天橋、網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彥宏等企業家(創業者),也包括歲數再大一點的史玉柱、俞敏洪等,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蓋茨、喬布斯、佩奇等。在李想眼中他們的共同點是:
1�他們都是內心充滿激情但是又非常理性的人,追求結果的同時享受過程,而不是單純的享受過程;
2�他們做的都是自己最愛的事情,所以早起晚歸,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甚至超過15個小時,一週六七天的工作;
3�他們始終關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並且是產品和服務最好的質檢員和改進者;
4�國外的最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是人生第一次創業,他們可以打破傳統,因為他們有很好的法律制度做前提;
5�國內最成功的創業者往往是先有過工作經歷,或者二次創業,他們需要嘗試中國商業的“潛規則”。
如果作為一個創業者,並且可以具備以上的條件並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他至少具備了60%的成功的要素了,如果創業者按照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李想堅信想要失敗都不太可能。
2�愛好電腦的天才
倔強的李想一直按自己的喜好做事。一天,他發現了一本《家用電腦與遊戲機》雜誌,頓時被雜誌的豐富內容吸引住了。當是他每月的零花錢是50元,他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