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的坦克則排在身後“嗵嗵嗵嗵!”地給以炮火支援。
由於是殿後作戰,裝備以輕武器為主,174旅的8門迫擊炮全部轉給了兄弟部隊,所留下的除了一些輕重機槍外,其餘都是手槍、步槍。這樣,日軍的炮火佔據了戰場上的絕對優勢,174旅的傷亡越來越大,376團團長負傷,378團團長犧牲。堅持到後半夜,吳濟光一咬牙,部隊便朝錫澄線撤去。
51師的戰績上《申報》頭版頭條(9)
日本人還是剛才的那副模樣,步兵們甩開坦克,蜂擁著朝不久前中國人佔據的陣地奔去,他們跳著、叫著、吹呼著,碉堡上、掩體內都是他們歡騰的身影。
也正應驗了“樂極生悲”這句老話。就在勝利者全身心地慶祝勝利的時候,一棵大樹的密葉深處忽然傳來清脆的輕機槍聲,日本人猝不及防,頓時倒下了一大片,歡樂之聲一下子變成了抱頭嚎叫,更令其惱火的是,他們的千百支步槍、機槍竟沒法撲滅那樹上的怒火!
“調鐵甲車來!調鐵甲車來!”上野龜甫氣急敗壞,哆嗦著命令道。
4輛坦克一字排在距離大樹200來米遠的地方,幾聲炮聲過後,樹幹被攔腰轟斷,樹冠被炸成齏粉,樹上無名英雄也化作一道閃光隨風飄然而逝!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他姓甚名誰,永遠不可能知道他是否還有同伴戰友。
吳濟光率部退到錫澄線的時候,上野龜甫也跟蹤而至。這一次他學乖了一些,一接上仗就用坦克猛轟我方陣地。我軍陣地是幾座相連的高地上,吳濟光的指揮所設在一座水泥碉堡裡,眼見部隊在敵人炮火下作無謂的犧牲,吳濟光考慮再三,決定率領一連戰士留下來掩護大家轉移。
敵人的炮火開始集中朝碉堡及其附近的高地轟來,吳濟光並不急於還擊,他端著輕機槍守在射擊孔裡,他在等待著時機,等待著報仇的最佳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