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做祈禱時說:“一個人要多少地呢?就這麼大。” 貪婪,是人性的惡習,貪得無厭者,終毀其己。貪往往給人造成 精神上無止無休的壓力,最終導致無謂的傷害,損人不利己。 民間流傳著一首《十不足詩》: 終日奔忙為了飢, 才得飽食又思衣, 冬穿綾羅夏穿紗, 堂前缺少美貌妻, 娶下三妻並四妾, 又怕無官受人欺, 四品三品嫌官小, 又想面南做皇帝, 一朝登了金鑾殿, 卻慕神仙下象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 又問哪有上天梯,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九天還嫌低。 這首詩對那些貪心不足者的惡性發展寫得淋漓盡致。物慾太盛 造成的靈魂變態就是永不知足,沒有家產想家產,有了家產想當官, 當了小官想大官,當了大官想成仙……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永不知足是一種病態,其病因多是權力、地位、金錢……所引發 的。這種病態如果發展下去,就是貪得無厭,其結局是自我毀滅。 托爾斯泰說:“慾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話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它是針對“慾望越大,人越貪婪,人生越易致禍”而言的。古往今來,被難填的欲壑所葬送的貪婪者,多得不計其數。 上面故事裡的死者正像《伊索寓言》裡所說的:“有些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所擁有的財物,無論是房子、車子、票子等,不管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沒有一樣是屬於你的,那些東西不過是 暫時寄託於你,有的讓你暫時使用,有的讓你暫時保管而已,到了最後,物歸何主,都未可知。所以,智者把這些財富統統視為身外之物。 著名演說家卡耐基說:“要是我們得不到我們希望的東西,最好不要讓憂慮和悔恨來苦惱我們的生活。” 要知道,即使我們擁有整個世界,我們也只需一日三餐,只睡一張床。人要學會知足。 我們快樂是因為幫助別人得到快樂,努力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嫉妒和怨恨別人,愛人類之所有,並且尊重他們,不求任何人施予恩惠,只求生活所需。知足,才能常樂,才能免除恐懼與焦慮。只有這樣,才能把自己從貪婪的精神桎梏中解救出來。 “身外物,不奢戀”,是思悟後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來的豁達襟懷。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會活得輕鬆,過得自在,遇事想得開,放得下。身上修築的這個無形的“桃花源”,才會花香四溢,心情才會舒暢,生活才會既多姿多彩又清馨安逸。    
真實的開心滋味
真正的開心不是用金錢和權勢換來的,有錢有權的富貴們,不一定人人都開心,個個都能領略生活的樂趣。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對金錢、權勢的追求和對物質的佔有,殊不知,金錢和權力固然可以換取許多享受,但卻不一定能獲取真正的開心。 過去有個大富翁,家有良田萬頃,身邊妻妾成群,可日子過得並不開心。 挨著他家高牆的外面住著一戶窮鐵匠,夫妻倆整天有說有笑,日子過得很開心。 一天,富翁小老婆聽見隔壁夫妻倆唱歌,便對富翁說:“我們雖然 有萬貫家產,還不如窮鐵匠開心!”富翁想了想笑著說:“我能叫他們 明天唱不出聲來!” 於是拿了兩根金條,從牆頭上扔過去。打鐵的夫妻倆第二天打掃院子時發現不明不白的兩根金條,心裡又高興又緊 張,為了這兩根金條,他們連鐵匠爐子上的活也丟下不幹了。男的說:“咱們用金條置些好田地。”女的說,“不行!金條讓人發現,別人會懷疑我們是偷來的。” 男的說:“你先把金條藏在炕洞裡。”女的搖頭說:“藏在炕洞裡會叫賊娃子偷去。”他倆商量來,討論去,誰也想不出好辦法。從此,夫妻倆飯吃不香,覺也睡不安穩,當然再也聽不到他倆的笑聲和歌聲了。富翁對他太太說:“你看,他們不再說笑,不再唱歌了吧!辦法就這麼簡單。” 鐵匠夫妻倆之所以失去了往日的開心,是因為得了不明不白的兩根金條。為了這不義之財,他們既怕被人發現懷疑,又怕被人偷去,有了金條不知如何處置,所以終日寢食難安。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有些大款雖然守著一堆花花綠綠的票子, 守著一幢豪華的洋房,守著一位貌合神離的天仙,卻未必能咀嚼到人 生的真趣味。 開心不開心,同樣也不能用手中的“權”來衡量。有了權,未必就能天天開心。我們時常看見,有些弄權者為了保住自己的“烏紗帽”,處處阿諛逢迎,事事言聽計從。失去了做人的尊嚴,哪裡還有什麼真 正的開心? 有的人利用手中的權,拿公款大吃大喝,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