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熱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打破專業和技能限制
做多元事,成多元才
我以前在北大擔任兼職教授時的同事王亞非是個典型的做多元事、成多元才的人,她既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院長助理,也是海問諮詢公司資深合夥人和李寧體育公司的獨立董事,一個很好的商界英才。而她之所以能夠有多元的才能,跟她從學生時代就做多元事有關。
在讀書時,性格外向的王亞非就在課堂學習之外,主動將觸角從班上伸向校園以及校園之外。她參加學生會,加盟文藝部,頻頻參加各種校內、校外活動,積極鍛鍊自己的綜合能力。也由於她的性格大方,善於活動,再加上有英語優勢,因此還作為全國學生代表參與了對英國撒切爾夫人和美國里根總統等重量級人物的接待工作。這些做多元事經歷也讓王亞非從小就收穫很多——“我的視野變得開闊,我的思想也更開放了”,也因此才有她後來的多元經歷。
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大學畢業生放棄一份還可以的工作,甚至情願零薪水地去做一份工,僅僅因為專業完全對口。
我感到很驚訝。
我還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某某明星,“為了藝術而獻身”;某某專家,為了研究專業技術,棄家庭於不顧;還有更多的某某人,經常指責別人做多元事,有多元愛好,從事跨專業、行業的工作,就是“不務正業”。
我更感到驚訝。
這是我們生活當中常有的一元化思維誤區之一。專業,只是學校培養大學生為自己和社會服務的一種技能,它只是“技”和“術”;文憑也僅僅只是個認證,一個敲門磚。我們不應該把“物”高於“人”,把“術”當成“道”,把文憑看得比能力重要,又把技能看得比人還重要,最終使自己成為專業和技能的奴隸。
許多人常把專業當成終生奮鬥的理想,無論是現實原因還是內心意願,固然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把這種“忘我”強加給別人,變成了“忘人”——忘記了家人和朋友,以及忽視“做人”的根本,就非常荒謬。在現代社會缺乏情商,也就很難擁有成功。成為某領域的“專家”,就像只擁有金錢一樣,擁有的只是單項的成績和成就,這不等同於成功。就像人們肯定不會承認二戰中那些幫助希特勒製造“殺人武器”、幫助日本人研究化學武器的科學家們是成功人士,因為他們只問科學不問人學。。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2章 視野開闊(14)
不在乎諾貝爾獎的崔琦
在著名主持人楊瀾的多年採訪生涯當中,給她印象最深的是199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華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最貧窮的農村,十幾歲都還沒有讀過書。有一次,有個機會可以讓他出外讀書,他母親就把家裡僅有的麵粉做了幾個饅頭,給他帶上,然後叮囑他說:“你要出去好好讀書,只有這樣才能有前途,秋收再回來看我們。”
當時的崔琦跟著一個遠房親戚走了。沒想到之後的戰亂讓他這一走就再也沒能回來。50年代大饑荒時期,他的父母被活活餓死。1998年,楊瀾在普林斯頓大學採訪崔琦,問了一個誘導性問題:“如果當年你母親不堅持把你送走,今天的崔琦又會怎樣呢?”
其實,楊瀾是想誘導崔琦回答:如果人不接受教育,一生命運就會很貧困。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楊瀾的意料:“我其實並不在乎今天的一切,如果我留在農村,也許我的父母就不會餓死。”
崔琦的話給楊瀾帶來很大的震撼,她後來多次提起這個故事:“諾貝爾獎算不算成功,當然算,對許多人都是終生難以企及。但在親情和人倫面前,相對於人的生命,就不那麼重要了。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鼓勵和刺激每個人都去追求成功的時代。但在成功之上還有些其他的東西,比如人格,尊嚴和愛,其實是人生更重要的基礎和基石。”
20世紀五四新文化運動,就曾有過一場“為人生而藝術”和“為藝術而藝術”的大論爭。魯迅對於那些“為藝術而藝術”的經典回擊,已經成為經典。這是個常識:專業、技能、藝術、技術等,都是人創造出來的事物,它們確實是很好的精神食糧或者事業工具,但也就只是食糧和工具而已,怎麼可以“物”比“人”還重要?
其次,一個人適合做什麼,也是由外部環境和自身條件相互綜合來決定。外部和自身的情況都是動態變化的過程,透過學習,適合的專業和行業隨時可能改變。譬如大學畢業時性格內向,口才欠缺,也許不適合做推銷、公關之類的工作,不能成為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