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舊唐書·本紀》第九,記馬嵬兵變:“……丙辰(注:‘辰’應為‘申’字之誤)次馬嵬驛。諸衛頓軍不進,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奏曰:‘逆胡指闕,以誅國忠為名,然中外群情不無嫌怨,今國步艱阻,乘輿震盪,陛下宜徇群情為社稷大計,國忠之徒,可置之於法。’會吐蕃使二十一人遮國忠告訴於驛門,眾呼白:‘楊國忠連蕃人謀逆。’兵士圍驛四合,乃誅楊國忠,眾方退。一族兵猶未解;上令高力士詰之,回奏曰:‘諸將既誅國忠,以貴妃在宮,人情恐懼。’上即命力士賜貴妃自盡……”
《新唐書·本紀》第五,記馬嵬兵變雲:
“……丙申,行在望賢宮,丁酉次馬嵬;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殺楊國忠及御史大夫魏方進、太常卿楊暄;賜貴妃楊氏死”(注:楊暄為楊國忠之子;二書所記載,以《新唐書》確。)
又:《舊唐書·玄宗楊貴妃》雲:
“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堂,時年三十八。瘞於驛西道側……”
《新唐書·楊貴妃傳》所載略同,文字稍有出入,有如下數語:“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
司馬光《資治通鑑》引實錄記馬嵬事變較詳,錄如下:
“……陳玄禮以禍由楊國忠,欲誅之。因東宮宦者李輔國(此時名李靜忠以告太子),太子未決。令吐蕃使者二十餘人遮國忠馬,訴以無食,國忠未及對,軍士呼曰:‘國忠與胡虜謀反。’或射之中鞍,國忠走至西門內(注:馬嵬驛之西門),軍士追殺之,屠割支體。以槍揭其首於驛外門。並殺其子戶部侍郎暄。及韓國、秦國夫人……軍士圍驛,上聞喧譁,問外何事?左右以國忠反對。上杖履出驛門,慰勞軍士,令收隊。軍士不應。上使高力士問之,玄禮對曰:‘國忠謀反,貴妃不宜供奉,願陛下割愛恩正法。’上曰:‘朕當自處之。’入門倚杖傾首而立。久之,京兆司錄韋諤前言曰:‘今眾怒難犯,安危在晷刻,願陛下速決。’因叩頭流血。上曰:‘貴妃常居深宮,安知國忠謀反?’高力士曰:‘貴妃誠無罪,然將士已殺國忠,而貴妃在陛下左右,豈敢自安,願陛下審思之,將士安,則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尸寘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玄禮等乃免冑釋甲,頓首請罪。上慰勞之……”(注:秦國夫人已早死,《資治通鑑》誤。)
根據以上的記載,楊貴妃被縊殺於馬嵬驛的佛堂(依《唐實錄》),應該無疑的了,楊貴妃死於馬嵬,葬於馬嵬,在官文書中,應已確定無疑。同時,我們只從上舉簡單的官式記錄,即可明白:馬嵬兵變,實在是李亨(唐肅宗)所發動的。唐代皇位的繼承權,自來就不穩定,李亨雖為太子,但能繼承與否,不到最後,實無由知。因此,李亨集團乘亂髮動兵變,其真正目的,並不是殺楊貴妃,乃在於楊國忠,因為楊國忠是一個有權力的宰相,而且也是有能力的宰相,如果不能去國忠,即無法弒帝或迫李隆基(唐玄宗)遜位。是以馬嵬兵變發生,楊氏兄妹俱死,李亨在後隊得訊,即不再隨駕赴蜀,而自率所部趨渭濱,走奉天而赴朔方,至平涼,再轉靈武,使自為皇帝。
《資治通鑑》卷二一八,《唐紀》三十四,據《唐實錄》述馬嵬事件發生之後,李隆基等待太子不來,有如下一段記載:
“……上總轡待太子,久不至,使人偵之,還白狀。上曰:‘天也!’乃分後軍二千人及飛龍廄馬從太子,且諭將士曰:‘太子仁孝,可奉宗廟,汝曹善佐之。’又諭太子曰:‘汝勉之,勿以吾為念。西北諸胡,吾撫之素厚,汝必得其用。’……又使送東宮內人於太子。”
這是經過修飾了的篡位之情況,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這裡看得出李隆基無可奈何的心情。
由於目的只在除去楊國忠,國忠死後,新的事太多,迫楊貴妃死,旨在損李隆基的尊嚴。因此,驗屍云云,陳玄禮絕不會認真。再者,陳玄禮為了將來自存,以一個軍人,叛迫皇帝之後,如再認真驗看貴妃遺體,褻瀆之罪大矣。這方面,史書所載,亦已很明白:四軍將士聞楊貴妃死訊,即歡呼,陳玄禮免甲冑而拜,那是說明了他們並未去驗看楊貴妃的遺體。於是乎,楊貴妃生死之謎,就由此而起——其後,又有一連串故事發生。
//
………
《楊貴妃》附錄二(2)
………
李隆基自蜀中返長安,為太上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