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3/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遺憾。”
同時,這裡還有暗示。巴菲特私人就有1000多萬的財產,他想採取一種比自己“年輕瘦弱時”所承受壓力更小的方法。令人吃驚的是他在31歲這個成熟的年齡開始思考很多問題,他想去追求一種非經濟的活動或是不以金錢作為唯一考慮因素的商業活動。
在這種沉思中值得注意的是,從鏡子裡看來,巴菲特依然保持著那理性的、幾乎是機械性的客觀性。他不同尋常的自知力使他明白只要他既定目標保持不變,他就會感到壓力而不斷刻苦奮鬥。因此,就如同改變一下加在實驗鼠上的裝置一樣,他降低了自己的目標。
基本的自我分析告訴我,我不可能不傾盡全力去實現自己對那些將資本委託給我的人們公開許諾的目標。
但是,巴菲特並沒有使自己“傾盡全力”的程度減弱下來。他的家裡沒有任何人體會到一種“壓力減小的方法”,他們也不相信他真的能夠做到這點。正如小蘇茜回憶道,要想穿透他集中精力的迷霧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
在他的那封信之後不久——那天蘇茜拿到了駕駛執照,她開車出去兜風,結果不小心撞到了另一輛車上,她父親的林肯車被撞出一個小坑。自然地,蘇茜很擔心如果這個訊息捅到父親那兒去的話,那可太不妙了。她回憶道:
我一路哭著上了樓,爸爸正在讀報紙。我說,“爸,我弄壞了你的車。”他連頭都沒抬一下,我又接著哭了。大約5秒鐘之後他說:“行了,有人傷著了嗎?”我說:“沒有”。
我在那裡等著,他什麼都沒說,也沒抬頭看一眼。
這就是所謂新的減小壓力的巴菲特。幾分鐘後,他意識到應該說幾句做父親該說的話,於是把頭探進蘇茜的房間說:“蘇,記著,那個傢伙是個蠢人。”這就是他所說的所有的話。那天晚飯後,蘇茜想用車,而他一言不發地給她了。
巴菲特的投資紀錄顯然不會遺漏任何一個細節,在他的那封信之後不久,他彙報了1967年合夥人企業向前推進了30%——比道。瓊斯多出了17個百分點,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捷運公司,它已狂漲到180美元/股,而在它頂峰時它佔到總組合的40%的份額。在這項1300萬的投資中,巴菲特賺取了2000萬的利潤 (他從來不把發財的來源告訴他的合夥人)。他還從沃爾特。迪斯尼上賺了50%的利潤。
可能因為他的結果是如此離奇,他的合夥人都忽略了這一事實:這段時間對他來說確實是一段相當困難的時期。(許多人寫信來問是否企業曾經真的步調紊亂過——這曾是巴菲特向他們保證過的,而這事也絕對發生過了。)
這是因為,他想放棄“鉅額的,輕而易舉的利潤”的展望是有的,但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實際上,他只把一個前提作為他事業的支點——那就是他的直覺是正確的,而“市場先生”是錯誤的。目睹“買空賣空”的成功於他而言無疑是一種折磨。
1968年初,巴菲特轉向了本,至少這是他感到可以理解的一個人。他提議道:為什麼不在大師的名下聚集起一群從前本。格雷厄姆的學生?巴菲特邀請了一大群舊日的好友,其中包括比爾。瑞恩,馬歇爾。溫伯格以及湯姆。曼納普 (還有一些不是格雷厄姆的學生,比如查理。芒格)等等,在聖迭戈附
近歡聚一堂。他懇切地要求人們不要帶“任何晚於1934年版本的《有價證券分析》來”。從他信中使用的保護性口吻中清晰地表現出來,巴菲特很擔心,深恐有人想要搶了他心目中英雄的鏡頭。
今天,我和本談了談,他很樂意和這群“有選擇”的人士在1月26日週五(此時我們進行相互交流)聚一聚。我知道你們有些人有作演講的嗜好(我感覺到許多手指正指向我),我急切地想說明他是蜜蜂,而我們是花朵。當我看著這個地址時,我感到有種把會議降級變成一種土耳其地毯拍賣會的危險。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即我們能從本那兒學到些什麼,而不是抓住機會向他說明他忽視了我們多少傑出的思想。
也許他擔心的是個性直言不諱的查理。芒格。他覺得芒格教的許多東西都很愚蠢,而且老是想要重新來考慮這些東西。在芒格看來,為一個較好的企業付出合理的價格要比對一個令人討厭的企業削減利率更好。太多太多便宜的企業充滿了各種問題,結果這筆“交易”變得一點都不合算了。
巴菲特當然知道這些。他的另一段更能說明這個問題,他在不久前承認,儘管自己主要還是一個格雷厄姆式的交易獵手,但是“這些年來凡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