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3/4頁)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兼有坐下一班良才,揮手間打下偌大的一片江山。但其膝下子嗣尚在,孫權就能那麼安穩的坐得住他那個位置?他孫氏一門中的有心人可還多得很呢?他絕無北侵之力!
至於壽chūn、廣陵等地,更是一盤散沙,哪有絲毫威脅?
此時主公在汝南此地,可謂穩若泰山!
我這番說法,主公,你怎麼看?”
李哲聽罷,心中大為驚喜,徐庶所說,正好把他心中說不清楚的話徹底的說了出來,讓李哲心中如撥開一片雲霧,對周邊大勢的瞭解變得無比清晰。這喜自然是多得很,但驚也確實是不少。
這些古人,果然都是不簡單啊!
雖然李哲私下裡為了佔據汝南早已經在現代的網路上不知道做了多少功課,費了多少心血,才能夠模模糊糊的對大勢有一些瞭解,但是要說能夠三言兩語將天下大勢剖析清楚,此時的李哲還沒有這樣的能耐,徐庶徐元直,果然不愧是三國時期的一流謀士,而由此可以猜想,那些三國時期的頂尖謀士,郭嘉!賈詡!諸葛亮!又能有何等的厲害!
只聽徐庶繼續說道:
“眼下主公一直困惑,不外乎汝南貧瘠不堪,亂民眾多,到處都是山匪而已,其實在某看來,也不是什麼難事,一個字足以解決,那就是——糧!”徐庶越說越是興奮,吐沫星子都噴到李哲的臉上了,惹得李哲不停的拿袖子擦。
“不論是亂民還是山匪,甚或那些據塢堡而居的當地豪族,主公只要有足夠的糧食,那一切就迎刃而解,那些山匪亂民,不過是被飢餓驅民為匪,主公只要在各處要地開倉放糧,派人妥善招撫,就一定可以兵不血刃的將其化為良民,解決了流民山匪,各處的塢堡也就是無源之水,很好解決了。”
徐庶的眼睛看得很準,其實李哲最大的問題還是缺糧。糧食是生存的最大根基,這個時代不僅是李哲,天下間的諸侯,又有幾個不缺糧的。可是這糧食終究需要種出來,眼下實在是沒有時間啊!而李哲的壓縮食品和那些繳獲,畢竟是一時之計,拖不得許久的。
徐庶笑著,有些yīnyīn的味道。
“其實主公,若是真的困惑於糧草不足,不如下個狠手,向這裡搏上一把!”徐庶伸出手來,指著地圖上汝南的東邊,惡狠狠的說道。
李哲一看,正是一馬平川的徐州!PS:感謝
裡跡奇亂釘的打賞,先說好,那個一萬兩千字的大章更新是不可能的。你說你投評價票多好,讓人看著吃不著,過分了啊!
第四十七章 目標指向徐州
嬗變的三國卷 第四十七章 目標指向徐州
徐州!這個目標可真的有點天馬行空。
徐州不缺糧食,這李哲知道,曾經的糜竺在徐州可就是著名的經營糧食食鹽的豪商!那地方就是現代的江蘇和山東一帶,可是一馬平川,無險可防,在三國算不得什麼戰略要地。除了江東,不管是誰來攻這裡都容易得很。而且汝南這裡離徐州可還差得遠呢,中間隔著曹cāo的老家諾大一個譙郡。
李哲大為迷惑,“元直!攻佔徐州有什麼好處?你且為我講解一二?”
徐庶看李哲態度不錯,心中信心大增,一時間便有些興奮:“主公,徐州有糧食,這就不用說了,主公肯定知道,而更重要的是這裡還有食鹽。鹽業乃軍國大事,百姓旬rì不可或缺,放眼天下,除了青徐二州,也就益州還有些出產。主公雄踞徐州,單單這食鹽之利,就足以支撐主公的軍資耗費,解決主公最頭疼的問題。”
嗯,按李哲的理解,這就是經濟問題。食鹽,在古代是最大宗的貿易商品之一,利潤也是非常的高,確實是足以養軍。李哲對徐庶點了點頭,示意繼續。
“還有就是,據庶個人所見,如今天下久經戰亂,人丁凋零,北方戰亂不止,百姓士子都向南方躲避,如今中原地帶,到處都是顛沛流離的流民。這樣的趨勢繼續下去,時移世易,人丁不足,爭奪天下將變成徹底的人丁搶奪之爭,這才是主公考慮戰略大局的要點。
徐州當年乃是天下間人丁最為旺盛的幾個州之一,雖然經歷了曹cāo和呂劉之亂,但都侷限於徐州北部,南部只發生過短暫的乍融之亂,人丁並沒有太大減少,如今江東安定,徐州人口正在大部向江東遷移,主公打過去,正好遏制這個趨勢!今後好順勢征伐江東。”
好傢伙!聽完這番話,李哲發現,徐庶完全是一個超級戰略家!眼神太過犀利!
人口!
正是三國時代中後期,各國戰略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