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匹幫忙,這幫忙的馬就是“拉幫套”。“拉幫套”這個現象曾經在東北盛行,黑龍江省的某縣,舊稱“三姓兒”,指的就是“拉幫套”家庭。當年,山東、河北、河南等中原地區的貧苦農民,紛紛“闖關東”到地廣人稀但生存環境異常惡劣生產力水平又十分低下的東北地區求生。他們中的許多光棍無能力娶妻,而當地一些家庭又急需幫手卻拿不出錢來僱工,於是“拉幫套”現象就自然地因為雙方的需要,在貧窮的前提超越了傳統形成了。在約定俗成的規矩下,“拉幫套”者無權擁有子女,即使孩子跟自己長得一摸一樣。
1949年,17歲的彭玉春身穿露棉花的黑布襖褲,一條扁擔,擔著全部的家當,從吉林晃喲悠悠地來到了黑龍江省杜爾伯特縣。從小他就體弱多病,他的日子過得也跟他的身體一樣有氣無力。當年的小夥伴相繼娶妻生子,他還是跟自己的影子為伴。直到39歲那年,他才當上新郎。
薑桂榮也是個苦命人。她4歲喪母,剩下她和聾子爸爸相依為命。自打記事兒起,她就吃上頓沒有下頓。在她13歲那年,天降橫禍。積肥時,她摔傷了,並且傷勢出奇地嚴重,竟然臥炕不起。他的爸爸慌忙找來醫生打針治療,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針口嚴重感染。由於貧窮,臀部潰爛也沒有錢治療,她疼得嗷嗷直叫,直到睡著;後來,傷口逐步增大,居然能塞進一個小拳頭。他的爸爸,還是沒有求借到錢。終於,她癱瘓了,連生活都難以自理了。禍不單行,15歲那年,她的爸爸也去世了,剩下了她。
薑桂榮的堂姐扯幫了她。她18歲那年,彭玉春託人提親。她的要求只有一個:有飯吃就行。媒人滿口答應。她出嫁了,但她唯一的要求還是沒有得到滿足。體弱多病的彭玉春,臉紅脖子粗地支撐著家,可彭家的老少,一年還是要過10個月左右飢腸轆轆的日子裡。
後來,丁振禮來到了彭家。他是彭玉春的姑表哥,他們共同勞作,一塊生活。起初,也有人指指點點,時間久了,有的人累了,有的人習慣了,一切都平靜了。彭家的日子也稍稍有了改變。1995年,他們徹底對土地失去了信心,就離開土地,來到鎮裡謀生。彭玉春撿破爛,每月有50多元的收入;丁振禮拴了掛毛驢車拉腳,每月有60來元的收入,他們都很滿足。有時,老哥倆也買上2兩老白乾,就著薑桂榮給炒的雞蛋韭菜和油炸花生米等小菜,美美地喝上一陣子。
“拉幫套”的丁振禮(2)
轉眼,他們3人都老了,孩子也長大了,愁人的事兒,就來了。大兒子要結婚,彭家拿不出錢來。丁振禮咬牙把驢和車都賣了,讓孩子噼裡啪啦一通鞭炮把媳婦抱上了轎。之後,他就和彭玉春一起揹著口袋,到大街上撿了破爛。
2000年春節,薑桂榮平生第一次吃到了罐頭。那是親戚拜年送時送的一瓶山楂罐頭。讓外孫子看見後,哭著喊著要吃,她就啟開了,也跟著吃了兩口。她說,山楂罐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品。那年,薑桂榮已經60多歲。
生養15個孩子的傑斯阿媽(1)
1999年冬,冰雪覆蓋的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溫克旗白音塔拉鄉。
在傑斯老人家裡,她的老兒子張林一下掀翻了一隻肥碩的內蒙細毛羊。不到10分鐘,熱氣騰騰的手把肉和羊肉腸就端上了桌。傑斯老人把我讓到了上座,她15個孩子中的13個也圍坐成了一個圓圈,張林依據蒙古人的禮節,給我送上了香氣撲鼻的胸口肉。傑斯老人連連催我“大口吃,大口吃”。
1930年11月3日,傑斯出生於內蒙古扎賚來特旗白音塔拉白音諾勒的一個貧苦蒙古族家庭。那裡的許多草原早已退化,一些失去了草原世代以畜牧為生的蒙古牧民,就變成了農民。茫然中,他們已經墜入了貧窮,她的爸爸就是其中之一。
在傑斯18歲那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時全國人口還不足5.5億。那年她也成了張龍的新娘。之後,張家的人口,與中國同步,進入了急速增長期。在20年內,張家的15個孩子接連出生,中國的人口已經###億。
張龍,大她十歲,也是蒙古族。當時張龍被推為村長,他領著窮苦人,鬥地主分田地,整天在外邊忙活,根本不顧家。傑斯沒有怨言,把男人拴在褲腰帶上的女人,她看不慣。兩年後,大兒子樹魯斯出生了,丈夫除了抱起兒子親兩口算是幹了家務之外,還是一如既往地忙。當時正值抗美援朝,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她雖說不清什麼叫抗美援朝,但只要是丈夫做的,她就認為沒錯,就堅決支援,她毫不猶豫地捐贈了家裡僅有的幾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