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風流
王瑤:魏晉風度
金嶽霖:斷裂的邏輯
葉公超:還是文人最自由
陳貽煟�航淌詰男鄖�
曾昭掄:不修邊幅的名教授
劉文典:世上已無真狂徒
黃侃:“斯文”的傳說與真實
蒙文通:儒者豪邁
繆鉞:清淡文人
何魯:真名士自風流
羅念生:我不要那個,那個是虛的
周太玄:科學家的人文情懷
袁翰青:化學家的別樣氣質
丁西林:奇妙的混合體
施蟄存:逝去的風度
六、背影漸遠,猶低徊
司徒雷登:別了?司徒雷登
楊晦:沉默的五四英雄
張申府(上):記憶的證明
張申府(下):真相的顏色
曹聚仁:一根會思想的蘆葦
呂彥直:中山陵的記憶
吳興華:天才的悲劇
馬約翰:體育亦有名家
曹靖華:蘇聯文學和那個年代
楊蔭榆:找不到真實面貌
陳西瀅:傲慢與偏見
林庚:喧鬧時代裡的隱退者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書評:耐心地打撈一個時代
文/季劍青
或許是為了迎合這個時代懷舊的閱讀口味,有關民國掌故趣聞一類的書在坊間一直頗為流行,流風所及,甚至“民國”一詞本身也帶上了某種光環:那是一個大師雲叢集星璀璨的時代。於是乎好像一夜之間,人人都開始談論王國維、陳寅恪、吳宓了。當大師們開始紛紛蛻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時,似乎有理由懷疑,一本題名《民國那些人》的書,是不是又是懷舊大餐上,剛剛端上的一盤甜點?
然而,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們看到的並不是那些聲名顯赫的名字。其實也並不奇怪,這是作者幾年來在《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上“鉤沉”專欄發表文章的結集,既名曰鉤沉,自然是那些長時間來在我們的記憶中消失的人和事。於是,我們看到作者為了追蹤一個人在當代留下的痕跡,煞費周章地檢索資料,尋找親友,而在此之外,則是一片沉默的空白。一面是建立新的文化偶像,一面卻是更多更深的遺忘。這似乎提示著,無論表面看上去多麼熱鬧,我們對於那個時代的認識,仍然是不完整的。而一個打撈者的姿態,自然和一切文化消費的動機絕緣。
作者的本行是記者,在文字的準備之外,他還需要去採訪物件的親友和學生,去了解他(她)在當代的命運。也許正因為此,作者對於那個時代和當下的巨大斷裂和反差,有著更深刻的體察。“前輩已逝,不可追”、“背影漸遠,猶低徊”的深沉感喟,在書中處處可見。這並非文人的套語,其中包含的是對現狀嚴峻的省思和對歷史溫熱的情感。
即使是在那些我們更熟悉的人物那裡,對於一種精神氣質和風度的描摹,也沒有淪為趣味性的敘述。記者必須具有的客觀眼光,使得作者儘量迴避主觀的價值判斷和借題發揮。他常是敏銳地從大量素材中抓取最有表現力的細節,然後用特寫式的筆法勾勒出來,只需短短几句,便畫面感十足。在細節的穿插點染中,可以不按一語,而境界全出。加之時間不斷地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閃回對照,作者的筆觸愈是冷靜,其中包含的情感卻愈顯得熾熱。雖然每篇不過一千來字的篇幅,讀完後猶令人低徊不已。就其中情感的深度和廣度而言,稱其有尺幅千里之勢或許並不為過吧。
自然,這離不開那些人物自身難以企及的人格魅力。然而,我們心中仍需懷有如此這般的耐心、尊重與溫情,不是將他們物化為文化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和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是小心翼翼地打撈和護持那個時代所有的光榮和輝煌,藉以灌溉我們這個時代並不豐盛的精神家園。
書評: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民國那些人》與“美麗的新世界”
文/ 蒙木
《民國那些人》,煞是好看,如此精約的文字,勾勒民國文壇那些漸行漸遠的背影,像回放的一個個電影短片,讓我們一起重溫那屬於文人的輝煌,激發我們對於知識分子的期待與想象……
這本書是《中青報·冰點週刊》的一個欄目“鉤沉”的結集。報紙閱讀,不能太長,且先要好讀;記者作文,虛虛實實的訊息多一些,記人記事自有其獨到處。欄目主持人徐百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