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儲(朱標後來死在他父親前面,沒能當皇帝,這是當時袁凱等大臣很難想到的)。要評判誰是誰非,換了你我生活在當時,敢嗎?兩面討好、誰也不得罪恐怕是在那種專制時代,為人臣者唯一能想出來的辦法,就這樣都差點掉了腦袋,你叫這做大臣的怎麼活呀。
袁凱裝瘋騙過了老皇帝,我有點不太相信。《水滸傳》中刺配江州的宋江題寫反詩,事發後裝瘋到屎堆裡打滾,可連在閒通判黃文炳都騙不了,這把戲哪能騙過出身底層、經過無數大風大浪的朱元璋。大概是朱元璋放了袁凱一馬。我認為袁凱能躲過屠刀,一是朱元璋和朱標雖然性格迥異,但有父子之情,朱元璋對這個兒子寄以厚望,兩人沒有大的權力之爭,無非是辦事風格不同而已,因此沒必要殃及池魚;其二,袁凱既不是傅友德、廖永忠這樣有開國之功或掌握皇帝見不得人秘密的宿將,也不是宋濂、高啟這樣名聞宇內的文人領袖,對皇帝的權威威脅不是太大。
朱元璋父子之間沒有根本矛盾,袁凱當“騎牆派”尚可活命。五百年後,他的一個同宗面臨了同樣的難題,因為爭執的不是辦事嚴格或仁厚這樣的小事,而是大權歸誰的重大問題。這個人便是比袁凱名字多一字的大梟雄袁世凱。戊戌變法時,“帝黨”、“後黨”的權力之爭已不可調和,擁戴光緒皇帝的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決定先下手為強,圍攻慈禧居住的頤和園,用逼宮的方式讓老佛爺交權。可這些書生手裡沒兵,便打起了掌握北洋六鎮精銳之師袁世凱的主意,譚嗣同深夜訪袁,讓袁世凱做出決斷。這可是你死我活的勾當,不是幾句雙方都不得罪的話就能打發的。在光緒和慈禧之間,老袁必須做出選擇,根本沒有第三條路可走,稍有差錯可不是裝瘋賣傻能避禍的,弄不好就會掉腦袋甚至殃及家人。經過權衡,袁世凱終於選擇倒向老佛爺,便有了六君子喋血菜市口、百日維新夭折的結局。
袁世凱是否真的告密,至今歷史學家還聚訟不已,但百年來民間輿論傾向於是老袁告的密。今天我們做事後諸葛亮,替袁世凱出出主意,當時他不告密,把寶押在光緒身上如何?成了他不會是首功大臣,光緒大半會認為功勞首先是出主意搞部署的帝王師康南海,其次是冒死做說客的譚嗣同,而且向母后逼宮,光緒是要背“不孝”罪名的,沒準老袁成了明代在朱元璋授意下害死小明王的廖永忠,事成之後被皇帝找個理由滅了口。而且政變的風險也極大,慈禧掌握了絕對的權力,榮祿等一幫能臣干將早就對這些光緒身邊的“憤青”以及帶兵的袁世凱有了提防,很有可能出師未捷身先死。而投靠經營朝廷多年、親信遍佈各衙門的慈禧,保險係數大多了。這神仙打架,很容易殃及旁邊的小鬼。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兩位袁大人的難題(2)
當然,袁世凱選擇投靠慈禧是躲過了初一,可留下了躲不過十五的禍患,有一天老佛爺死了,光緒大權在握,他肯定要掉腦袋。可是與其馬上招滅門之災,不如多活一天是一天,多活一年是一年,以後的事情便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沒準會有變數。果然,老袁押對了,不知是天意還是人為,光緒和慈禧幾乎同一天死去,老袁躲過了一劫。儘管攝政王載灃也有殺袁之意,可是畢竟不如光緒等人對老袁恨得咬牙切齒,袁世凱便效法明代的同宗,不是裝瘋而是裝病、作秀,躲到河南安陽裝成一個不問世事的洹上漁翁。最後武昌之變後,出來收拾殘局,搞“兩頭敲”的買賣,在皇室和革命黨中討價還價,當了大總統,還過了一把八十三天的皇帝癮。
其實,在那樣的時代,官場上幾乎每個人都得多多少少學會兩位袁大人那樣走鋼絲的本領,否則會死得很慘。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莫問帝王家務事(1)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家務事不是真的難斷,而是沒必要去斷,斷了也沒多大的意義。自古疏不間親,人家夫妻、兄弟打得不可開交,你去給評個是非曲直,當時可能有一###得你這人說得在理。可勝負一分,兩造過兩天又和好如初,就會說你這人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所以說夫妻鬧矛盾別人是勸和不勸離,親人之間的爭端,第三者最好的態度是和稀泥,儘量不要去管那些家務事。
管一般人的家務事,也就頂多是賣力不討好而已,可是要是去管天下第一家——帝王的家務事呢?那可不僅僅是被人埋怨、責備,還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因為帝王的家務事可不是爭奪老父親傳下的那兩畝地、三間瓦房,而是金鑾殿上那把龍椅,誰做君誰做臣,差別可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