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ary Hamel)在他著作裡一個很有代表性的章節中這樣寫道。當然可以,我想。然後,我或許會讓公司的噴氣式飛機,帶上我和我欣賞的屬下一起去滑雪勝地阿斯彭遊玩。
然而,當我放下這些大師的著作時,我感到自己好像剛剛觸控到一大袋辣味玉米片的底部。吃玉米片的時候,感到味道的確不錯。但是,最終留給我的又是什麼呢?例如,當我重新翻開吉姆·科林斯(Jim Collins)所寫的《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書,隨便閱讀其中的一頁時,我發現了這樣的字句:“所有從優秀邁入卓越的公司都敢於直面當下殘酷現實,並以此為契機,探尋通往卓越的路徑。”說得很對!但是,還有其他的變通之法嗎?難道要依靠對當下現實不切合實際的幻想實現卓越?《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自己承認, “過於袒護”、“陳詞濫調”是此書的8大教訓之一。隨即他們又改變口吻,聲稱,這些老生常談所具有的“強度”可以神奇地將其轉化成更有意義的事物。他們用該書的續篇《追求卓越的激情》(A Passion for Excellence)的第一章,證實了這樣的觀點:他們的著作實際上是“對顯而易見之事的一種炫目的詮釋”。但是,照此說來,第二章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與這些大師著作相關的最奇怪的事情,並不在於其可疑的內容,而是它們令人難以置信的篇幅。你或許會認為,為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型公司提供管理建議的市場需求量,與公司專機內飾設計的市場需求相當。鑑於提供此類諮詢的大多數人自身並沒有管理過大公司,而且似乎滿足於用不證自明的言論撫慰讀者,你或許會認為此類市場甚至更小些。但是事實上,告訴人們如何管理大企業自身就是一門大生意。這彷彿是一幫被解僱的公司專機裝潢工,在小型貨車的車主當中,發現了一群追隨者。當我費力地閱讀這些提供管理建議的書籍時,我不可避免地沉思著一個不太禮貌的問題:如此劣質的書籍怎麼會如此暢銷?
在我的諮詢生涯開始後不久,我就發現,我優厚的薪水,甚至包括我極高的“身價”,僅僅是公司微不足道的一點小錢。事實上,管理諮詢師之所以能為自己標出每年50萬美金的價格,其中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為之工作的那些人認為50萬算不上是一筆鉅款。
2006年,《財富》500強企業的CEO的平均報酬高達1500萬美元。2007年,儘管經濟已經開始衰退,CEO的平均年薪依然持續增長。如今,CEO的平均薪資大約是普通工人的400倍,而30年前,大約是40倍。連同金錢而來的,是人們對於工商界卓越領袖的無比崇敬之情。大學領導、慈善家、醫院管理者以及政客都做出承諾,他們要像CEO那樣管理自己的專屬領地。喬治·布什是美國首位成為總統的MBA。在2000年的大選中,他將自己描繪成一位“CEO總統”。公認的看法是,無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一個尋求救贖的靈魂、一種瀕於破裂的關係,還是一個陷入困境的超級大國,解決之道就是,將其轉變為一傢俬營公司,然後像CEO那樣對其實施管理。
進入諮詢界——誤打誤撞的球門(6)
許多人有正當的理由質疑,如今工商鉅子的表現是否無愧於如此鉅額的薪酬、如此尊崇的地位。例如,家得寶百貨公司(Home Depot)的CEO羅伯特·納德利(Robert Nardelli)獲取的離職賠償金數以億計;國家金融服務公司(Countrywide Credit)的CEO安吉羅·莫茲羅(Angel Mozilo)賺取的美金與前者不相上下,但是他所建立的企業卻將抵押貸款發放給了那些根本無力償還的人士。面對這種現象,人們勢必要提出一些問題。在2007年進行的一項關於高管薪酬水平的調查中,美聯社評論道:“CEO薪資的漲跌,與該公司股價或利潤的變化方向並無關聯。”美國的CEO平均賺取的薪酬是歐洲同行的2至3倍。但是,正如西北航空公司(Northwest Airlines)的主席加里·威爾遜(Gary Wilson)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中所說的那樣,“就他們對股東的貢獻而言,並沒有證據顯示美國的CEO表現得更好。”
但是,與當今這些經營管理的超級英雄有關的最重要的問題,並非他們是否“物有所值”,而是這樣一個疑問:究竟是誰為誰工作?經理人是在為他們的公司效力,還是恰恰相反?在這樣一個董事會成員往往是CEO最親密的朋友,董事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