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遇到矛盾了,我們經常提醒自己注意:小不忍則亂大謀。千萬別因為一時的憤怒,壞了大事,這不僅是教人從大處著眼,更是教人從大處處世了。所以,中國的傳統思想教育人做人要識大體,做事要顧大局,分析問題要明大理,培養孩子要樹大志,臨於危難要有大節,成功的標準是成大器。
為什麼中國特別強調“大”字,因為我們文化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是其群體性或者叫整體性。中國人習慣在群體中定位個體,在整體中確定部分。就是在生活習慣上中國人也是從“大”開始,這種特點首先就表現在中國人的時空意識上。例如,中國人和西方人對時空順序的表達有明顯的不同。西方的順序往往由微而巨,時間順序的記述上是從時到日到月再到年,空間順序上——比如信封上的寫法是先寫某某樓再寫某某街然後再寫某某市,最後才是國家的名稱。有些頭一次出國的人寫信時常常感到不習慣,因為中國人都是由大到小,時間順序是年月日時,空間順序是國名市名區名再到街道名稱,最後是幾樓幾單元幾室,這和西方正好相反。這種時空表達順序的不同,說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從整體入手的,在整體框架中安排個體的位置。它深刻地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性格。
中國人的角色意識在姓名順序中表現得更加明顯,是先姓後名,這也表明了中國人對自己祖先的尊重和敬畏;而西方人的姓名是把個人的名字擺在了最前面,而姓則放在最後,表明了個性的張揚。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談談中醫的辯證施治
最能體現這種從大處著眼、從全域性出發思想的莫過於中醫了。中醫是把人體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注重辯證施治,作整體調理。錢學森教授曾說:“人體科學一定要有系統觀,而這就是中醫的觀點。”整體觀是中醫的最大特點,全息論是它的一個具體表現。中醫學整體相關的理論是用非常辯證的、科學的思維方式看待人體。這種觀點不被西方所謂的正統醫學承認。中醫診治強調的是對疾病的整體診療,做到表本同醫。有人這樣形容中西醫的差異:比如一棵樹上長了蘑菇,中醫不是僅僅停留在考慮如何把它割除上,而是分析是什麼原因讓這棵樹長了蘑菇,比如溼度、木料質地等原因,然後根除這些長蘑菇的原因;而西醫則是把每一個方面切開來,量化分析,重技巧,忽視人的整體,重部位,比如動手術。我們在這裡絕不想否認西醫的科學性,而是在探討中西方在思考問題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上的差異。西醫看到的是清晰的區域性,而中醫看到的是模糊的整體,類似傳統的中國水墨畫和古典的西洋靜物油畫。前者勾勒出一個輪廓,模糊而寫意;後者描繪出許多細節,精確而寫實。但事實上中醫的基本概念與現代生命科學有很多相似之處。
中醫強調“陰陽平衡”,與現代系統生物學有異曲同工之妙;中醫強調“天人合一”,與現代西方科學講的健康環境因素十分相似;中醫強調“辯證施治”,類似於西方醫學透過藥物遺傳學為每一個病人找到最適合的藥;中醫的複方理論,實際上就是現在的西方治療學越來越強調的各種療法的綜合使用。
西方注重每一具體事物的實證分析,尤其注重模式的構建。包括診治,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代醫學在專業化還原的策略下分工越來越細,致使整個醫療系統和疾病治療的實施過程逐漸趨於“破碎化”。但是幾乎所有複雜性疾病都受到多基因和環境的影響,同一種疾病的不同亞型以及不同疾病之間在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共性特徵在破碎化的診療體系下會被丟失,使我們失去不少用簡單方法進行治療或早期干預的機會。
而中醫往往強調“頭痛醫腳,腳痛醫頭”。因為它把人體當作了一個整體,就連足底按摩也能診治人的五臟六腑。下面這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有個小孩生病,父親帶他去醫院診治,醫生診斷說:“孩子肚子裡有蟲,把蟲子打下來病就好了。”但是,按照醫囑一連幾天服用打蟲藥,卻沒能打下一條蟲子。父親一急,帶著孩子到鄉下看了中醫。老郎中問明孩子的病由,說:“不要緊,只是吃打蟲藥的時間不對,你現在改一下,在下個月的上旬給孩子照服原來西醫給的藥,保管藥到蟲驅。”父親將信將疑地給孩子試服,第二天果真打下一條大蟲子。父親便問老郎中:“同用一種藥,一樣的用量,只是時間不同,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老郎中回答說:“西醫只是從這種藥能不能藥死蟲子的思路來考慮問題,而中醫則是從整體上把握蟲子在人體內的活動規律,從蟲子什麼時候一定會吃上藥的思路上去解決問題。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