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市場情況了。
葉:你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機會。
茅:我倒不是說抱怨這個現象,因為我覺得這很正常,這其實就是我前面說的現在公司跟國企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東西你跟政策去爭是沒用的。
葉:有你自己的原因嗎?
茅:有,太天真。選擇做這個事根本就是錯誤的。我們只有能力沒有資源,怎麼做事?
葉:我認為可能恰恰是你們能力不足,沒有能力拿不到資源。
茅:沒有資源肯定是能力不足,準確地說是我們挖掘客戶資源的能力較弱。但是,話說回來,沒有關係你光有能力白搭。
葉:這是你的想法,可是我就想用你一個朋友的例子來跟你探討一下。
茅:好。
葉:李想是石家莊人,他的合夥者當時只要求2000塊錢的工資,在北京也沒有……。
茅:這個故事我已經滾瓜爛熟。
葉:對,那為什麼他們那樣一個小公司可以從無到有,從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到今天一百多個人?
茅:首先我說兩點差異。第一,他們公司的那個主管銷售的副總的確個人在銷售方面的能力相當之強;第二,如果李想是現在才開始做泡泡網,你覺得他還能這麼幹起來嗎?不可能,為什麼?就是在他創業的那個年代,網際網路公司普遍相對社會性較差。那個時候大家都是從沒有資源幹起來的,很少有人從有資源幹起來的,說實話是先有了李想的個人網站,慢慢的一些我們現在熟悉的大公司才進入網際網路,如果倒過來,也許就沒有今天的李想了,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企業很多時候也是在拼資源。
葉:你反覆強調資源的問題,那麼你是不是一個一定要靠佔有某種資源才能夠做事的人呢?
茅:任何公司都要靠佔有資源。任何公司只要做起來了,他是一定要佔有這個資源,他才能壟斷地活下去,或者生存下去。
葉:但是不是沒有關係就不可能擁有某種資源,然後活下去呢?
茅:從我對中國這個市場的看法來講,機會不是沒有,但是很少。網際網路的前期可以完全不依靠資源,但是後期網際網路已經變得跟傳統行業那種競爭方式沒有區別了。舉個例子,方興東是最早把部落格的概念在中國做起來的人,但是新浪網依靠自己的資源迅速佔領了部落格這個市場。現在不管是寫部落格的還是看部落格的,大部分人都會去新浪網,而很少有人去找方興東的部落格中國,這很現實啊,
葉:方興東可不這麼看。
茅:方興東不這麼看,但是我認為大家都這麼看。
印象侃侃
心中有劍 天下無敵
茅侃侃對於為什麼沒上大學,唯一的回答就是會考地理沒過。為何地理未過?除卻勉強承認的偏科一說,唯一答案便是不夠用心努力。儘管茅侃侃口口聲稱自己小時成績特好,但是平心而論,他肯定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從茅侃侃這個特例已引發出太多關於教育體制的爭論。作為清華學子,高燃在完成學業後表示,“並沒有學到太多專業知識”。中學學歷的茅侃侃,反而認為“大學是一個讓人能夠開始嶄新旅程和系統化學習的地方” 。在他們身上,去探討大學教育並不具備真正意義。換而言之,他們今日成功與傳統教育並無多大關係,這才是真正悲哀的一面。茅侃侃有個觀點,“我不上大學,不代表我不好好學。”一語中的。
曾經就這個問題採訪過名校大學生,他們多數堅持高等教育對於完整人知識結構的重要性。但以自身體驗來說,大學最重要收穫的不是知識,是人文環境中的一種吸收和經歷。當越來越多大學生求職無門,我在茅侃侃身上看到的是學習能力的落差。社會是一所更殘酷的大學,一紙文憑早已不是尚方寶劍,核心在於心中有劍。
4。23歲領袖(1)
葉:今天你的公司已經有多少員工了?
茅:82個。
葉:平均年齡是多少呢?
茅:歲。
葉:歲?你現在才23歲。
茅:對,我23歲半。
葉:你管理著一個平均年齡比你大一點的團隊在執行。學歷方面呢?大家的平均學歷是?
茅:我們公司幾個部門之間的差異會比較大,試運營場地那一塊的服務人員相對年輕,他們把整個公司的年齡給拉下來了。在公司裡做研發、策劃的人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相對歲數大一些,可能是平均能到二十七八歲。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