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2/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下牌桌,但是當她發現孩子在街上玩“老虎機”時,就嚴加禁止,孩子反駁說:“你為什麼就可以賭”?
這個年輕人的態度當然不應該,可是他的抗議卻很有理由。被禁止的事情表示是不好的不對的,既然不好、不對,那為什麼父母親就可以做?他們不服氣,就是不敢當面頂撞,但是也絕不會聽話。
一位抽菸的父親看見他讀中學的兒子居然也“吞雲吐霧”時,很冷靜地把兒子叫到房間,關上門爺兒倆密談。父親找到了兒子抽菸的原因不過是為了受不了別人的誘惑,以及想表示自己是(像)個大人。於是這位父親告訴他年輕人的肺部嫩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煙毒侵害,他如果真想抽菸,且等到二十五歲以後。同時給他的兒子多參加家庭裡決定什麼事情的機會,讓他多表示自己的意見。這個年輕人很快就接受了父親的勸告,並且態度非常的好。
還有一對夫婦,人品並不壞,不過就是有罵人的習慣。有時夫婦倆吵架,什麼罵人的詞兒都出籠了,但是他們自己並不覺得。一天妻子坐在窗前釘紐扣,忽然聽見窗外孩子在吵架,她七歲的女兒不但伶牙俐齒,而且一連串的“罵詞”非常流利地吐出來。她聽得身上一陣出冷汗,從此痛改自己的毛病,也勉勵丈夫。不需要多久,孩子們也就忘了這些“罵詞”。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行為全清清楚楚地反映在孩子身上。”這話可以說是真理。雖然言行很規矩的父母也可能生下不規矩的子女,但那一定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或是父母一時疏忽,或是孩子受了朋友的影響。可是隻要父母適時注意到,並且有耐心有愛心地協助他改正,絕大多數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當我們發現子女犯錯時,先檢討自己,再處理孩子的行為。這個方法大概是最有效的,要矯正“鏡子”裡孩子彎腰駝背的姿態,自己先要挺直胸脊。 。。
第三節(3)
79 子女是獨立的人
我曾讀過兩篇小說,一篇是描寫一個酷愛打獵的父親,硬要把他的兒子“訓練”成一個獵人,可是他那個痛恨殺生的兒子不但永遠成不了獵人,而且對父親也產生了刻骨的痛恨。
另一個喜歡運動的球員父親,老是計劃把他瘦小的兒子鍛鍊成知名球員。結果那本來就討厭打球的兒子在父親嚴厲的訓練下,不但更討厭打球,同時也更討厭他父親,終於演出父子成仇的悲劇。
由於父母們多半把子女當成自己的“財產”,當成自己生命的延續(雖然從某些地方來說,的確不錯),所以父母本身未竟的願望會寄託在子女身上。譬如一個渴望做醫生結果卻做了一輩子教員的父親,就很可能用盡方法,勉強兒子學醫,而全然不考慮孩子本人對學醫的興趣。有些是在某一行業很有成就的父母,就希望子女能克紹箕裘地繼承他的衣缽,也全然不顧子女的興趣。
人類的特性雖然有很多是來自遺傳,但是音樂家的父親不一定都有能成音樂家的子女。假如真能那麼如願的話,那倒是人類之福,世上會永遠有貝多芬,也會永遠有畢加索了。因此我個人覺得培養子女的興趣和勉強左右子女的興趣是完全不同的,父母最好站在絕對客觀的立場,注意他們性向發展的方向,然後再從旁協助,兩代之間才能愉快相處。
一個家庭裡的子女能組成一個球隊,或是一個小型樂隊固然是可喜可羨的,但是眼看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發展會更有趣。有的喜歡讀書,不斷在學識上追求。有的學得一手好手藝,能有特殊的技能,有的就是一個活得很快樂的“普通人”(有幾人不是普通人呢?),又有什麼不好?
常常在報上可以看到有的電影明星對別人表示,他不希望子女也走這條路,但是有的明星子女還是當了明星。這說明了父母的希望是一回事,子女能不能走或願不願走又是一回事。子女是絕對獨立的一個人,雖然他們在性格上,或容貌上有像我們的地方,姓父親(或母親)的姓,被父母親撫養著,他們依然是獨立的人。
80 做孩子的益友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這一代的父母真被教養孩子這件大事嚇著了,因為孩子們有任何問題,結論多半是“父母親應該負責任”。於是我們兢兢業業地學習“孩子什麼期的時候,父母親該如何如何”這一類高深的學問,我們努力去“適應”孩子,生怕會傷害到他們的心靈。
可是最近聽到兩件事,我直覺地感到不太對勁兒。一個才讀高二的女孩子,硬要母親替她做一件長禮服去參加朋友的舞會,於是母親就非常順從地花了一千多元新臺幣滿足女兒的心願(事實上那並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