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有一連串的機會到臺北以外的地區去見了許多不同的女性。然後,來了個轟動全臺灣的洪通(編注:一位傳奇性的臺灣民間畫師),我卻特別難忘那位洪太太。在臺灣仍有不少可能算不上新女性的太太們,而洪太太大約也不能算是新女性,不知為什麼,我卻十分尊敬她們,像尊敬新女性一樣。她們站在丈夫的身邊(或身後),一點也不顯眼,甚至還帶著卑謙的神色。但是,我總覺得她們內在的光彩,是不能從質樸的外表去衡量的。我為她們不被社會重視而深感不公平,她們可能永遠當選不了傑出女性,但是就盡做人的本分來說,就扮演一個角色的盡力與否來說,就努力發揮一個人的能力來說,這些女性實在是值得尊敬的。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節(3)
年輕的女性對於何去何從感到彷徨,她們一方面擔心找不到好物件結婚,一方面又擔心結婚後就不能做新女性。其實,“事在人為,盡其在我”是最好的人生座右銘,“舊”女性的忘我精神雖然只是完成“小我”——丈夫、孩子、家庭,但是比起某些“自我中心”的時髦女性來,她們的價值更高。即使是新女性,也不能否定她們的價值,甚至還有學習的必要。只不過受過較多教育的新女性,想把舊女性完成的小我,擴充套件為社會、國家、民族的大我罷了,基本上的精神豈不是一樣的嗎?
(二)
有人問我對於針對“獅子會”而於最近成立的“老虎會”有什麼感想?
我說,對於某些需要鞭子才能“馴服”的獅子(這裡不是指獅子會友,是泛指所有的男性),也許“勢均力敵”的“老虎”們需要組織起來,因為組織會產生更大的力量。而我也的確看過某些因妻子厲害,就“行動謹慎”的丈夫。但這“人類動物園”裡,如果不是獅吼就是虎嘯,氣氛未免也太緊張了吧!
一個家庭裡,不管誰是一家之主,除了對還沒有自治能力的孩子,需要有原則地管教之外,對那口子我主張用老子的“無為而治”原理。兩個人結婚不是誰“管”誰,一個要妻子管的男人,或一個要丈夫管的女人,我覺得都不夠成熟到可以結婚的程度,如果結了婚,儘管想盡方法去“管”對方,最後還是管不住。
夫婦雙方都能自己管自己,知道自己的責任,懂得互相敬愛,互相扶持,瞭解婚姻加給自己情感上的道義,那麼在任何環境、任何誘惑之下,也不會做出傷害那口子的事情,他必以她的幸福做行為的依據,當然她也一樣。
我覺得表面的名稱實在也不必斤斤計較,如果一個獅子會員的的確確敬愛他的妻子,那麼被稱一聲“獅嫂”也不傷大雅。反之,如果他不尊重妻子,被叫做“虎夫”也傷不了他半根汗毛。
男女之間或夫婦之間,表面平等是不值得爭的,何況老子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實在是大有學問的道理呢。
5 不是爭“權”奪“利”
早晨拆讀來信和報紙,讀到兩位男士不約而同談到女性地位的問題。一位是剛從香港回來的政大文理學院院長徐佳士教授,他是去參加“亞洲婦女與傳播”研討會的。“文化一週”記者訪問了他。徐教授說參加這次研討會的女士多於男士,表面看起來好像是女權大會,其實不然。因為社會人士仍以傳統的社會觀念來限制婦女的職業。同時,傳播媒介對提高婦女地位不感興趣,因此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就有了阻礙。譬如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婦女只適合讀家政、師範、文學等方面的學科。而國內和世界各地,大眾傳播許多事業,長久以來被視為男性的事業,由男性控制,而且較高和具有挑戰性的職位都由男性擔任,婦女只留在較低階和較少負責任的職位(美國廣播公司以年薪一百萬美元,聘請芭芭拉?華德小姐主持和製作節目,那是奇蹟,不是常態。)
但是徐教授也認為傳統的社會態度固然使婦女職業地位受到歧視,然而婦女本身也沒有建立良好的信心。他舉例說,每年從新聞、傳播系畢業的女同學,很少真正從事這些工作。徐教授說我們應積極鼓勵婦女,讓她們對自己充滿信心,貢獻更大的力量為社會服務。他並且指出目前報紙的婦女版、婦女雜誌通常只以時裝、婚姻指導、美容、食譜、育嬰等為主要內容,缺乏專門性的學術報道,一般常識也少,這些都展示傳播媒介對提高婦女地位不感興趣而形成了障礙。 。。
第一節(4)
讀了徐教授這番談話,我的心情可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另一位是在高雄醫學院牙醫系的楊同學,他是男生,不是輕易贊同別人意見,但他同意男子陪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