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序
曾經聽說過“女人是愛情動物,男人是事業動物”,但經過多年來,男女兩性受環境的影響以及自我的省思、轉變,這句話已不是百分之百的貼切了。今天很多女性有自己的事業,很多男性心甘情願地在家主持家務。這種進步(或進化)是可喜的,因為人類曾經有過母系社會,男女兩性的能力絕不是那麼僵化的。
更何況愛情並不是狹義的男女之情,包含親情、友情,和更廣闊的人類之情、人獸之情、對大自然之情等等,這才是完整的感情。人如果能好好處理這些感情,就能好好享受人生,並且讓自己和周圍的人也能愉快相處。
處理感情的能力從哪裡來呢?來自成長到成熟!在《一個女人的成長1》這本書中,心理學家吳靜吉博士為“女人成長”定的條件是“先把自己看做一個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的獨立個體……然後走向自我實現:悅納自己、尊重自己,進而悅納別人、尊重別人……像男人的成長一樣,都需要培養幽默、自愛、自信、就事論事、樂於求知、關懷社會等等的特質……”有了這些條件和特質,就有了處理感情的能力。
《一個女人的成長2:一個女人的成長2》探討的不是純男女愛情,而是人生中的種種感情問題,不完全屬於女人,也屬於男人。但不可諱言的,碰到感情問題,女性參與的較多,特別是屬於男女之間的,家庭親子之間的,兩代之間的,只有成長到成熟的女性可以處理得比較好。人生中大事不多,只有身邊的小事能左右一個人是不是活得愉快,所以這些小事也是人生的大事。
物質的富裕和生活的愉快之間沒有等號,成功的事業和人生的滿足之間也沒有等號。豪門恩怨多,俊男美女是非苦惱多。戀愛、不婚、結婚、不生子、生子、升學、就業……太多太多問題了。有人說活著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等最後問題解決完了,人生也就結束了。但是解決問題有面對挑戰的激勵,成功了有成就感,失敗了能吸取經驗和智慧,這也是成長的樂趣。只有成熟的人能懂,能得到。
萬物中只有人類愛的能力最多元、最廣、最深,也因此衍生的問題最多。母獸愛幼獸只培育它們生存的能力,父母愛子女卻寄託了太多的希望(還包括了自己不能達到的)。我們祈求一個女人的成長2,但不能在愛中受到挫傷。那就需要父母的成熟、個人的成熟,以及整個社會的成熟。成熟怎樣達到?必須經過成長,那才是一切的根源。
第一節(1)
1 勇敢地走進家庭
也許由於我自己是個職業婦女,所以無論我怎樣禮讚家庭主婦,似乎都缺乏說服力,總有主婦告訴我她們是何等的羨慕有職業的婦女,家庭主婦是如何無聊、乏味、沒意思。這就難怪一位國立大學今年畢業的女生,很苦惱地對我說:
“我的同學有人出國深造,有人參加高普考,有人覓得公司機構的職務,個個都很能幹,但是很奇怪的我卻只是一心一意要當賢妻良母。因為這個想法太‘沒出息’了,因此我常常感到很痛苦,好像社會上指責的眼光紛紛指向我一樣,我們的教育家常說培育一個大學畢業生不容易,但是在我感激四年所受的教育讓我受益匪淺之後,我卻‘忘恩負義’地只想步入家庭,不知怎麼辦好?……”
這封信坦白得讓我感動。自從女性有了受教育的權利以後,她們受到的困擾和衝擊真是不小,為了不讓男性自尊受壓抑而不敢跟她們談戀愛或論婚嫁,女生在學校(女校除外)也不敢有好成績,在社會上不敢有大成就。哈佛大學一位女心理學家在幾年前曾經研究統計,發現初中女生怕成功的佔47%,但大學女生就提高到88%了。
經過“過五關斬六將”慘烈的聯考(編注:相當於大陸的高考)大戰,能進入大學的,真是集驕傲、祝福、羨慕、嫉妒於一身,也揹負著沉重的期望和遠大的抱負,畢業後怎能不大展宏圖?可是“時間到”,又到了大家都眼睜睜看著她“該結婚了”——“為什麼不結婚”——“怎麼還不結婚”的年齡。人人警告她:早點選物件,不然會越來越難。於是多少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就在婚姻和事業間徘徊復徘徊。
我很為這位“一心一意要當賢妻良母”的大學畢業女生高興,你已有了目標,知道自己要什麼。只要記住:賢妻良母是一個絕不亞於任何職業的工作,因為那是塑造人的工作,“沒出息”的人是做不好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誰敢說大學畢業生走進家庭是浪費?肯踏實地做個有知識的現代主婦,正是在為國家“厚植國力”呢!
2 女性新形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