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2/4頁)
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見人誇”,父母親聽了內心當然也免不了暗喜。但是他們絕不因此而“冷落”了其他的孩子,總是找出每個人的優點來讚許,但卻絕不誇讚美貌,因為那不是靠她自己努力得來,只不過是比較幸運的天賦而已。他認為誇讚孩子漂亮、聰明都是很沒道理的,這些天賦只是他們的得天獨厚,是不勞而獲,並不是他們自己奮鬥的成果。 。 想看書來
第一節(5)
其次漂亮的女兒在家絕對沒有特權。不可否認的是一張漂亮的臉孔,有時是等於一張通行證或優待證,持有這張“證”的人往往做事情都比別人順利些。這位老師說他沒辦法影響別人公平對待那些沒運氣有“證”的人,因此在家就絕對要做到這點,他那漂亮的女兒就絕對是沒有半點特權和優待,讓她從小就養成“不靠面孔,要靠本事”的觀念。
漂亮的人由於總是受別人注目,往往就養成不注意別人,也不關心別人的習慣,久了就變成冷漠,自我中心。十足的“豔如桃李,冷若冰霜”,只有美而無溫暖的人性。這種人是很難跟別人相處的,當然也很難得到友誼。
“真善美的結合才是整體美,有整體美才算是真正的美人,真正受人喜愛的美人。”老師用這幾句話結束,我們反覆咀嚼。
這些在課堂上不曾學到的“學問”,實在值得銘記在心。後來我自己的體驗是,如果一個人能有“真”和“善”的美德,就算外表的美不是一百分,但他整個人給人的感覺也一定是美好的。因此我們會看見讓人討厭的美人,也有讓人喜愛的醜人。這也可以說,真和善是能引發美、創造美的美德。
60 鼓勵孩子“玩”
很奇怪,有一次我聽到幾個不過是初中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嘆息說:好無聊啊!想象中(事實上也應該是)這樣大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十分強烈的年齡,什麼都能引起他們的興趣才對,怎麼會喊起無聊來?雖然暑假漫長,但他們不正好利用這空閒去弄些平時上學沒時間乾的玩意兒嗎?上山、下水、大自然裡可以“鑽研”的東西太多了。假如用心去尋找,只怕會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哪能有工夫叫無聊?但他們硬是在叫,其中有兩個還叼著香菸,一派頹廢,真讓人難受。
有位教育家感慨地說現在有些孩子一放下書本,連玩都不會玩了。頂多看看電視,甚至懶到足不出戶了。“不會玩”真是個不簡單的問題,因為他們一旦過完了學生生活,沒有了升學的目標,也就極可能失去生活的重心。除了少數人會替自己再立個人生的目標,努力去追求以外,大多數的人只要有一個可以養活自己和家人的職業,然後就得過且過地生活下去。生活裡的一切都沒什麼意思,他有餘暇也不過打打小牌,逛逛街殺時間。生命既無意義,也是浪費。“有人是為了活下去而吃飯,有人卻只是為了吃飯而活著。”一位哲學家這麼說。這兩種人差別是很大的,後者的人生只有“吃飯”,前者是除了吃飯以外還有其他的價值。何況活得“有意思”單純對自己也是很有“貢獻”的,那就是可以活得愉快、起勁兒。
要想活得有意思,就得從小會“玩”,懂得“玩”,因為“玩”就是興趣。人生很多發明和創造都是興趣引起來的,如果這個人的興趣沒有在小時候被“扼殺”,同時又能得到很好的培植的話。一個著迷地“玩”小蟲的孩子可能會成為生物學家,一個著迷地“玩”畫圖的孩子可能會成為畫家,一個著迷地“玩”舊鐘錶的孩子也許將來是了不起的機械專家。不要罵他不做正經事,盡是“玩”。幫助他“玩”,譬如愛玩小蟲的,找些關於蟲的書給他讀,鼓勵他往更深的一步去探討。假如他什麼都不愛玩,那才值得擔心,就得引導他去讀些好的課外讀物,那些書也許會觸動他某一種興趣。一個會“玩”的孩子就算將來成不了什麼“家”,但是至少他的生活裡有了興趣,他就不會覺得人生無聊了。 。。
第一節(6)
61 孩子暑假的活動
暑假來臨,學校裡的老師輕鬆一點了,家長卻個個叫頭大。那些生龍活虎般的年輕人有些已經找到最好的去處,上山下海深入社會,參加“救國團”的各項暑期活動,為社會服務,也為自己找到最好的休閒工作,但是大多數的年輕人還是以家為“休閒中心”的。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完全到獨立自主年齡的孩子們,恐怕還是需要父母來替他們策劃、指導吧!
因為升學壓力太重,絕大多數的家長都送孩子到學校參加暑期課業指導,這倒是度過半天時間的最好辦法。可是下半天仍然難以排遣,那些不需要午睡不知道疲勞的孩子們如果不讓他乾點什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