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小病,這些名醫當然不必跑去看別的醫生,但據我兩年來調查的結果,他們都沒吃藥,而且每個人的說辭都是一樣的:“感冒嘛!吃藥又不會好,只是緩解不舒服的症狀而已。不如能忍耐就忍耐,以提高免疫力。撐不下去了再吃吧!”
醫生們每天都在開藥,但儘量都不吃藥,的確是一件發人深省的事情。
有了痛苦,就想早點把它幹掉,是人的本性,我們總試圖馬上跳脫痛苦,到一個比較舒適的地方。不過,正面迎接他的人也不是笨蛋,因為他們明白:不迴避肉體上的小痛苦,是為了使自己的身體更堅強。
承認陷於痛苦反而更可以超脫
我不是請大家在感冒時也效法名醫們,硬撐下去、不碰藥物。我想到的是精神上所面臨的痛苦問題:生活中充滿著各種挑戰,我們也常面臨各式各樣的挑戰或折騰,每一種失落、失敗、失戀都帶來程度不同的各種痛苦,但大多數的人並不肯面對痛苦,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只想趕快驅逐它;希望有個術士趕快來施法,念一聲“天靈靈、地靈靈”,一分鐘內魔障盡去。
“有時,因為我們不肯安住在一無所知的疑慮、尷尬和痛苦中,所以一再地造作出一些愚昧的行徑……”比丘尼佩瑪·丘卓這麼說。
企圖排除自己面對痛苦的各種可能性,就好像把地球上所有崎嶇不平的地面鋪得光滑平整,這對生命而言,其實是一種侵犯。
當痛苦忽然來襲,如果不勇敢面對,只想逃走,痛苦反而會像細菌般的分裂。假裝若無其事是沒有用的,承認身陷於痛苦中,反而可以超脫苦楚。
我們都看過很多被精神上的痛苦折騰的人,也試圖安慰過他們,但其實我們都曉得,只有他自己能夠度過痛苦。我們只能做寒夜中那盞不滅的小燈,卻不是他的麻醉劑和止痛劑。
迴避才是最壞的方法
在我的經驗裡,願意正面面對自己的錯誤和痛苦的人,比那些企圖迴避痛苦、假裝沒事、用譴責他人或抱怨命運來減緩痛苦的人可愛很多,將痛苦化為正面經驗的可能性也大許多。
我自己知道面對痛苦是多麼難的事情。在我終於感覺自己不再被痛苦威脅,我把以前所不能坦誠面對的種種人生問題寫成《昨日曆歷,晴天悠悠》這本書,寫完之後,我的感覺是放了自己一馬。
也有許多讀者告訴我,看我可以那麼勇於面對過去,他們發現自己也不必迴避面對生命中必然有的苦辣辛酸經驗。一位有親友以自殺方式離去的朋友也對我說,他的家庭一直隱藏哥哥去世的事實,沒有人願意談論此事、面對此事,在暗中互相責怪,而把一個家弄得陰陽怪氣、分崩離析。現在他知道,最不想發生的事發生之後,迴避才是最壞的方法。
酗酒是一種迴避。嗑藥是一種迴避。耽溺也是一種迴避。自殺當然是對生命的迴避。
我們不想接受的痛苦因迴避而永新且常在,還會擴大陰影。面對它,它也不會移除,但負作用力卻會驟減。
“曾經在生命中發生的事實會一直存在,我們無法當做它不曾發生,或將其轉化為其他形式。因為過去的歷史,會一直凝視我們,並與我們的靈魂相通對話。”二十多年前的林宅血案震驚一時,二十多年後,林夫人方素敏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出了這一句令人動容的話。
是的,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痛苦的原因。
txt小說上傳分享
還好我沒有成為自戀狂
均衡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自戀狂的人生是失衡的。成功絕非來自於優秀成績的護航,是在現實中反覆淘洗,才練就“大風大浪我不怕”的堅定性格啊!
這是一個朋友的心路歷程:
婉真從小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就算失手,也不會低於第二名,在長輩眼中乖巧懂事又可愛。然而上了高一之後,課業對她來說卻不再輕鬆,有好多科目都像在和她作對似的難以理解,自此她開始脫離優等生的行列,成績一落千丈,意志也因之消沉,大*考考了三次沒考上,求職時很不順遂,幾次談戀愛也慘遭對方“無言的告別”。每次失敗都讓她感到無法原諒自己,關起門來大吼大叫:“為什麼我會淪落如此?”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甚至想到以自殺結束失敗的一生。
有一天,她聽了一場演講,演講者的一句話“接受你的失敗,在失敗中學經驗”才使婉真改變對自己的態度。她不再因失敗而苛責自己,也學會一笑而過,認定“只要學到一點新經驗,就不叫失敗”。從此生命中才出現陽光,不再覺得自己活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