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這次吳木帶了40多個人到了村口一看,就知道還得再跑一趟了——要想直接把人“帶”走是做不到了。
談判時我一般不出面——這已是我和木青的默契。
當木青把吳木的話轉告我時,我正在和梓燁說悄悄話。
等他一說完,我就開始笑了:殺了你的人,還要你賠償?
再過一萬多年,這樣的事還會發生,只是現在出現得太早了一點。
等到我瞭解到吳山族的情況以後,開始為如何終結即將到來的部落衝突而又不造成太大的人員傷亡而仔細計劃。
從哪個方面講,我們的危險都不大。
從人員方面,我們可動員的戰士——就算不讓被俘的吳山族的戰士參加——也可以達到100人以上,而且吳山族的戰士這幾個月來享受的待遇並不差,最近還都“分到了房”。從剛才那名戰士的態度看,儘管他對吳穹還是很崇拜,但對我們部落的生活是完全滿意的——比他們在吳山時好過多了,起碼在安全度上沒得比,何況他們眼裡的“神器”在這裡簡直是生活必備用品。
而吳山族要想來強硬一下,也不可能動員太多戰士——最多和我們差不多,有上百人不錯了,總還得有人負責狩獵和在老虎的威脅下保護族人吧!
從距離上看,吳山族人要想長途跋涉到我們村,就算最快的速度,也要五天以上——這條路不是那麼好走的。如果他們非要這麼做,那麼在將來我要創造成語的時候,“以逸待勞”這個詞就一定是用的這個典故!
從資訊掌控來看——草原那段路簡直就是我們的騎兵的天下,他們在到達這前三天,我們就可以準確地掌握他們的所有相關資料:人數、速度、武器……
從武器裝備看,我們的弓箭在周邊的部落中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長矛透過改進後,裝上了硬質石矛尖,殺傷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
所以問題不是怎麼樣去打退吳山族的攻擊,而怎麼樣在最少的傷亡下結束這場衝突。
如果讓他們輕鬆到達我們的圍牆外,這層防獸用的“籬笆”用來防人顯然是不夠的——特別是在他們有火攻能力的情況下——雖然我還不能肯定地說,他們知道火除了烤肉之外還可以用來對付我們的圍牆,但他們的長老和戰士畢竟來看過我們的防禦情況,說不定就已經為此準備了相應的破壞措施了呢?
我相信以我們的攻擊能力——在上次打退狼群后又有了質的飛躍——一定能抗得住他們的攻擊,甚至能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
但我來到這個世界的目標,是帶來“生”,而不是帶來“死”!
不能讓他們來破壞我們的村子!
按後世的話說,應該“拒敵於國門之外”!
(村長在此謝謝各大的票票支援!!)
第十八章 請君入甕
考慮到吳山族人至少在12到14天后才能到達,我安排土魯建造兩座瞭望塔,並負責加厚圍牆上的粘土層。
由馬齊帶領30人,負責村內的防守,並在門外1到3公里的地方,每500米設一名崗哨,對每位接近的人都要問清來意。
至於背對大門那一邊,也就是我們的莊稼地那邊,因為山坡太陡,森林太密,不適合人員進出,敵人也不可能從那裡上得來。
這些都只是防患於未然,真正的作戰部隊卻不是他們。
我帶了70名戰士來到“草原賓館”——這裡是我們的“前敵指揮所”、“戰時基地”。
43名騎兵(包括我)才是真正的主力部隊,27名戰士是負責後勤和其他任務的。
然後是緊張的戰前大練兵。
我讓騎兵連續四天練習騎馬快速奔跑,並在奔跑中準確地長矛出擊——由於騎馬大大增加了騎兵的高度,長矛的長度普遍都達到了3米以上。
所謂準確出擊,是要做到想刺中一隻鹿的左角,就不會刺到右角上去,這個難度係數要高一點——我也沒指望能在幾天內做到。
然後是在賓士中快速的轉向——在兩根插在地面上的矛之間來回跑,要求能刺中矛柄而矛不倒。
還有每5名戰士一組的小組對抗——把藤條一頭拴在鞍橋上,另一頭扎一個活釦圈——用藤圈將對方的戰士拉下馬來。
也有戰士發現從馬背上丟擲去的藤網也能達到這個目標。
第六天開始,練習目標是用藤圈或藤網捕獲羊或鹿。
第九天的時候,多數戰士都能在半小時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