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勇、嚴:智者不惑,無信不立,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嚴以律己。德蕾莎修女,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管理著上億美元的善款資產,而她全部的家當就只有一部電話和三套衣服。德蕾莎修女的一生“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她從12歲起,直到87歲去世,從來不為自己、而只為受苦受難的人活著。” 有品格和素質的人,不論有權無權,領導還是非領導,他們的影響力是永恆的,是不可磨滅的。
相信劉瀾的《領導沉思錄》可以提升我們對領導力的認知,給我們缺失價值觀的心靈上帶來一線曙光,讓我們能夠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磨練並完善自己,增強對複雜事物的判斷能力,保持自己的專業主義精神,持續自我反思和自我修煉,做一個有品質、有品格、有品行、有品德、有影響力的人。
(楊壯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北大國際MBA國際院長)
導論:在大師指引下沉思領導力(1)
一、從讀《沉思錄》到沉思
2008年10月,在哈佛大學教育學院,我跟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還有“學習型組織”代言人彼得?聖吉,三個人在對話。這是一位來自中國的管理思考者與兩位世界級大師的對話:在《華爾街日報》最新推出的管理大師排行榜上,加德納排名第五,聖吉排名第十一。
領導者沉思,而不是讀《沉思錄》
加德納激動地說起他讀到的一則新聞:*總理在讀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他說:“就算在這座樓裡,大概都沒有幾個人聽說過這本書。這就好像聽說小布什總統在讀孔子的《論語》。”我說,《沉思錄》現在中國是暢銷書,就是因為大家聽說*天天都讀這本書。
我又說:聖吉的《第五項修煉》在中國也賣得非常好,已經售出近百萬冊了。聖吉說:這本書翻過的人多,真正實踐的人少,他很擔心這種“表面知道”和“真正實踐”之間的落差。
其實,《沉思錄》也是一樣。儘管表面熱賣,真正實踐的人有幾個呢?*不僅是在讀《沉思錄》,更是透過讀書在沉思。如果你要真正學習奧勒留,真正學習*,你要做的不是表面上讀兩頁《沉思錄》,而是要像日理萬機的奧勒留和*一樣,每天抽出時間進行“沉思”。
抽身而出進行沉思、反思,是領導力的一項重要修煉。加德納把這稱為“走上山頂”。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任教的領導力大師羅納德?海菲茲把這稱為“走上看臺”。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則說:“反思是領導者從過去中學習的主要方式。”
領導者是發揮領導力的人,而不是擔任領導職務的人
這裡所說的領導者,是指發揮了領導力的人,而不是擔任領導職務的人。他們可能是身居高位的權威,就像奧勒留和*,就像公司中的CEO和總經理,但是也可能是普通人。有領導職務的人有下屬,但只有把下屬變為追隨者,才是發揮了領導力,才成為了領導者。即使沒有下屬的人,如果發揮了領導力,也就有了追隨者,也就成為了領導者。正如“大師中的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領導者的唯一定義是有追隨者的人。”
領導力大師吉姆?庫澤斯最喜歡講的一個領導力案例,其主人公在一家冰淇淋公司擔任助理的工作,幾乎其他所有人都是她的上司。這就是普通人發揮領導力的例子。儘管在許多情況下,有職權在手更有利於發揮領導力,但是也海菲茲指出,有時候,權威反而是發揮領導力的負擔。
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領導者和未來的領導者,是正在發揮和想要發揮領導力的人。你可能有職位和權力,人們也期待你發揮領導力。你可能沒有職位或權力,但是同樣可以發揮領導力。在這個鉅變、動盪、不確定的年代,人人都需要領導力。那麼,領導力是什麼?
在大師的指引下沉思領導力
領導力是什麼?對這個問題,沒有容易的答案。正如管理學界的學術大師詹姆斯?馬奇在為本書所寫的序言中說:“領導力是這樣一個主題:讀者為其意義而吸引,作者為其曖昧而困惑。”然而有少數作者,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走出了困惑,其思想的光芒照亮了領導力的曖昧之處。這些作者,往往被我們稱作大師。這本書,就是十位世界級的領導力大師指引我們對領導力進行沉思。。 最好的txt下載網
導論:在大師指引下沉思領導力(2)
所謂領導力大師,一是在領導力的領域卓有成就,是為“大”;二是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