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己的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打孩子是家庭內部的事,外人沒有權力干涉”;“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沒有過錯”……
“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嗎?”如果你看了這樣的事件,也許就知道,打罵孩子給家庭帶來的是什麼?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有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因為經常被父親打罵而離家出走共十二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將他遣送回家。記者問他:“你認為你會不會犯罪?”男孩說:“我認為我會犯罪,因為父母對我不好,我剛十五歲,打工沒有人要我,說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那我只有去偷,去搶。”這就是男孩的心裡表白,父母的打罵,逼著孩子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相信自己少一點,信任孩子多一點(5)
人類的文明在不斷向前發展,而現在不少家長對待孩子的行為卻讓人感到那麼的“野蠻粗暴”。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不同家庭的孩子,由於父母教育觀的不同,教育生態環境有著從原始到文明的巨大差異。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無論他們的財富有多麼豐厚,地位有多麼顯赫,學問有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有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家長自以為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只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某家庭教育研究會的一項調查中,有的父母認同“孩子有錯時,打他也是為了孩子好”的說法,的父母表示“不太同意”但也有同意的成分,只有明確表示“很不同意”。全國“中小學生人身傷害基本情況調查”結果表明:有的孩子在家裡“經常”捱打,“偶爾”捱打的高達。2007年中國政法大學兩位教授對“家庭體罰子女現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近2/3兒童曾經遭受過家庭暴力。在接受調查的四百九十八名大學生中,54%的人承認自己在中小學階段經歷過家長的體罰;而體罰形式中父母動手打人的佔到88%。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個人的真性情。許多家長,他們在單位同事、在朋友面前是如此謙和並富於教養,唯獨在他們最親愛的孩子面前,不自覺地流露出粗野。我的一個老鄉,結婚後和先生定居在上海,夫妻二人也是打拼多年,現在終於工作穩定,日子過得不錯,老鄉在知名企業上班,她先生在外企工作,兩個人都是真正的“中產階級者”。家裡有個兒子,可按老鄉的說法是“不成器的兒子”,老鄉和我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她總是嘆息自己兒子每門課分數低得可憐,不是學校的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脾氣暴躁得厲害,誰也管不了。
老鄉說,兒子生下來時時刻刻和他們作對,他們幾乎天天打他,可孩子還是那副德行。到了學校就是和同學們打架,快成了“小混混”了。兒子把剛買的兩千多元的進口山地車丟了,她知道了打了孩子幾個耳光,等老公回來知道了就踢了孩子幾腳。孩子和老公大吵起來,“你滾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走就走!”就這樣甩門走了。過了幾天回來,連他們也不理了。
難道孩子丟了一件東西,就要逼著孩子離家出走嗎?家長們啊,冷靜地想想,錯在自己就不該打罵孩子。幾乎每個孩子的不聽話,都不需要用打罵來解決。
有一次麗文帶著妞妞到一家商店裡買生活用品,妞妞看見了電視上廣告上播放的棒棒冰,就喊著要麗文買。麗文很肯定地告訴妞妞這個不能買,不衛生,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可以喝這個。妞妞當時為此很生氣,不肯離開那個地方,最後乾脆蹲在地上哭起來。麗文並不生氣,就像平時看妞妞玩石子一樣,耐心地等著她;麗文故意和營業員說話,妞妞發現媽媽不在意她的脾氣,哭得聲音更大了。
相信自己少一點,信任孩子多一點(6)
營業員看不過去了就勸麗文,地面很涼的,對孩子不好。路過的人都在看妞妞,也都看麗文。而麗文沉著氣就是不著急,待看到妞妞哭不動了。麗文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氣問她,妞妞,和媽媽買大米去吧。妞妞見媽媽來關照她,又開始哭,而麗文就又若無其事地站起來,在妞妞跟前溜達等待。這樣幾個回合後,妞妞沒勁兒了,麗文又蹲下微笑著問妞妞,好了嗎,可以走了嗎?妞妞意識到再鬧也就這樣了,乖乖地站起來。麗文拉著妞妞的小手,就像平常一樣,高高興興地逛商店去了。
麗文說,之後再連一句批評的話都沒說,也沒再給妞妞講道理。妞妞此後再沒提起過要喝那種飲料;而且,凡是麗文態度肯定地說不買的東西,妞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