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雲中嶽
申明: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第 一 章 綿西渡口
六月天,山西太原府盆地炎陽如火。官道上紅塵滾滾,熱浪迫人。
夏安平煩燥地鞭著坐騎,心裡不住嘀咕:“無論如何,必須趕回家中,不能在路上耽擱,明天便是返村的約期了。”
離開靈石縣已有六十里,距汾州府的孝義縣界不足五里地。可以說,他已經進人汾州府地境,踏入了太原盆地的南口啦!
官道在谷中向北延伸,兩側的梯田綠意盎然。右面天底下,霍山的北嶺綿亙如帶。左面,渾濁的汾河滾滾南流,河對岸,綿亙數百里的山嶺,樹木不多,有些簡直寸草不生,褐黃色的土巖童山濯濯,令人看來油然泛起沉重的感覺。山西黃土高原地帶,果真是地廣人稀,貧瘠無比。十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戰火時生,把這一帶搞得烏煙瘴氣.住在這兒的人,終生和天災人禍苦鬥周旋,熱愛著這塊土生土長的地方,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不屈不撓,永不向天災人禍投降,永不屈服。
前年是正德二年,鬧了一次小旱災,不算嚴重。這兩年總算老天爺保佑,風調雨順,小米、高粱、燕麥、大豆、小麥等等,皆有滿意的收成,讓人們喘口氣養息養息,以便迎接三年後可能來到的荒年。
剛從山明水秀的江南遠遊歸來,看了故鄉的景物,在親切中,也泛起了無窮的感慨,大有近鄉情怯之感。
馬兒飛馳,後面黃塵滾滾,炎陽下,它道上車馬絕跡,行旅稀少。
官道在前面稍向右方移,山崗前端,便是綿西渡口。官道在這兒分道,東北至介休縣,遠遠地可看到崇山起伏,那就是有名的雀鼠谷南口。西北,河對岸是到孝義縣的大道。
渡口有一座小村,地名綿西,只有十餘戶人家。道左,建了一座涼亭,讓旅客候渡歇腳。涼亭左首不遠,有兩家賣酒食的小店,其中一家還是太原府南北車行所設的綿西歇腳站。南北車行這條線的長途客車不走汾州府,僅在渡口的歇腳站上下旅店。
渡船共有兩艘,一大一小。大的專渡車馬和挑貨的客人,小的方是徒步客商的渡船。
必須繞過前面的山崗,方可達到渡口,山崗的這一面,是無法看到渡口的。以前,這兒一度設了巡檢司檢查行旅,但後來撤銷了。
他策馬繞過崗腳,訝然勒住了坐騎。
“咦!怎麼回事?”他訝然自語。
兩艘渡船皆泊在對岸的碼頭前,不少旅客呆立在河岸上向這一面凝望。這一面的碼頭上,似乎不見有旅客。兩家小店側方的空地上,大槐樹下站著十餘名店夥,全向涼亭和碼頭之間的廣場望著,廣場臨河一面,生長著粗可合抱的垂柳。近路一端,則濃廕庇日,栽著枝濃葉茂的古槐,涼亭建立在槐樹叢中。
涼亭中,兩個青衣人倚著亭往沉睡,鼾聲如雷。
亭右兩株槐樹下,兩名穿灰袍的人抱肘而立。
靠碼頭的柳樹下,一名穿青便袍的中年和尚,四仰八叉地躺在樹根下。一個灰髮老道,則在另一株樹下打坐。
另一株槐樹上,一名勁裝大漢坐在橫枝上,目光灼灼地向官道上凝望。一名大漢則坐在下面,抱著雙膝打瞌睡。
他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一抖韁繩,馬兒徐徐向前小馳,直趨涼亭。
後面,遠遠地傳來陣陣轔轔車聲,鸞鈴叮噹清脆入耳。
他發現除了和尚與老道之外,其他的人皆帶了刀劍,油然湧起戒心,從容地向碼頭緩騎而行。
“小子,退回去!”槐樹下兩個灰袍人幾乎同聲虎吼。
他勒住坐騎,訝然向兩人看去,要證實對方是不是在向他大呼小叫。
“閣下,是向在下說話麼?”他惑然地問,劍眉緊縮。
“混蛋!不同你說向誰說?”右首的灰袍人怪叫。
他忍下一口氣,冷冷地說。“兩位年屆知命,怎麼說話如此粗野?”
右首的灰袍人勃然大怒,大踏步走來。
左首的灰袍人伸手相攔,說道:“二弟,別管他,以免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留些精神,以便應付即將來到的激鬥。”
“不!我決不放過這不知死活的小******。”二弟火爆地叫。
“暫時放過他,忍耐一時。小不忍則亂大謀,別讓那些傢伙暗笑咱們愚蠢。”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