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郡監“平”( 參見“關於劉邦起義”章)。
5。千鈞重任託付雍齒
大獲全勝後,劉邦命令雍齒率所部據守“豐”。自己則再率主力東征,以迅猛之勢渡過微山湖,一舉拿下薛城(今山東棗莊市)。並再敗前來###義軍的秦軍大將,泗水郡守“壯”,劉邦部將曹無傷乘勝追擊,生擒“壯”並將其斬殺。
毋庸置疑,劉邦此時將留守根據地的重任託付於雍齒,應能反映劉邦對雍齒的絕對信任。可以想見,劉邦義軍離“豐”東征與父老鄉親告別時的難捨難分的情形。
然而,就在劉邦義軍在薛城附近與前來圍剿的秦軍浴血奮戰,並取得節節勝利之時,遠在數百里之外的豐地,卻驟然發生了令劉邦最不願看到的軍事政變。原魏國舊貴族,陳勝的部將周市,受命以復辟魏國收復魏國舊地為名,突然兵臨劉邦故里和義軍根據地“豐”之城樓之下(以上見《高祖本紀》)。
說到這裡,筆者認為應該對“豐”與魏國之關係先作一簡要介紹:在反秦烈火燃起之後,原六國舊貴族再也按捺不住復辟故國的慾望,如原魏國名士張耳在投奔“張楚”後便多次鼓動陳涉先分封六國的舊貴族為王。由於秦朝佔領六國尤其是齊、魏、楚、燕四國時間並不長,所以舊貴族在其故國百姓中還有一定勢力和影響。於是他們便急不可耐地在“應涉”的外衣下,忙著攻佔被秦國佔領的,自認為曾經屬於自己的地盤。
周市此時便也借陳勝之名義(或受其指使),帶領軍隊忙著進行恢復魏國的戰鬥。《高祖本紀》載:“陳王使魏人周市略地”率兵圍豐,即言此事。在這裡太史公雖然如此惜字慎言,但也將周市圍豐的原因和背景說了個大概。只是陳勝派周市襲擊劉邦故里和根據地的隱情和原因為何?倒是值得深思了(參見本書“劉邦起義”章)。
6。“屠城”之嚴峻威脅
只是周市的進攻並不順利,於是他也採取誘降及威逼的兩手策略,便派人對雍齒傳話。據《高祖本紀》載:周市使人謂雍齒曰:“豐,故梁徙也。今魏地已定者數十城。齒今下魏,魏以齒為侯守豐。不下,且屠豐。”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即反為魏守豐。
意思是說,“豐”從前是魏梁人民為避秦亂,東遷居住之都邑。現在魏軍已經攻下數十城,你雍齒如果降魏,便封你為侯,若不投降魏軍就要“屠豐”, 即攻陷“豐”後進行“屠城”。
眼見形勢危急,迫在眉睫。太史公竟未對守城軍民的反應作任何說明,便記述道:雍齒本來就不情願歸屬沛公,此時周市招降,他便背叛劉邦,歸屬魏國了(以上見《高祖本紀》及安作璋《漢高帝大傳》)。其叛降理由明顯不夠充分。
當然也可能在“豐”之城內,有一些群眾本來便為魏國遺民,他們懷念魏國,看不起平民出身的義軍首領劉邦,為周市做內應,從而促成了“魏軍圍豐”事件的發生。
不管如何,以雍齒為首的守豐義軍當時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是:魏軍包圍了“豐”,周市已向“豐” 地軍民發出了“降魏受封”的引誘,更發出了“不下則屠豐”的威脅。
這就是發生在秦末漢初的最著名的“周市圍豐”事件,是劉邦義軍舉事以來,在剛剛取得一系列勝利之際,面臨的第一次關乎義軍生死存亡的最嚴重的軍事危機。
為幫助讀者認識當時危機的嚴重程度,這裡先把“屠城”的含義做一解釋:
在那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戰爭之慘烈以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真是罄竹難書。不管是諸侯爭戰還是秦並六國,尤其是秦將白起、章邯,還有項羽之虎狼之軍,兵鋒所指,皆燒殺搶掠、城毀巷空、沒有人煙,白骨遍野。被坑埋殘殺的俘虜更不計其數。據《高祖本紀》載,即便是被眾反秦義軍公推為“寬大長者”的劉邦,在舉義攻沛之時,亦曾將“書帛”射城上,與沛父老曰:
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並起,今屠沛。沛今共誅令,擇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
不是也向故鄉沛城軍民發出過屠城的威脅嗎?何謂“屠城”,看來無需解釋了。
劉邦深知該詞的血腥意義,他也不會不知道,雍齒守“豐”所肩負的重如泰山的責任:一則,豐地是義軍的根據地;二則也是最重要的,豐地乃劉邦及豐沛將相集團許多重要成員的家鄉故里。也就是說,劉邦義軍將自己的父母、妻子、親屬、故舊的身家性命全部交予雍齒手中了。雍齒承擔瞭如此信任,怎能用“雍齒本來與高祖有隙,不願歸屬劉邦”作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