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出現在任何地方。對於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而言,遙遠的西藏更並非是不可征服的天域。
不過談到大軍入藏,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新近建成的青藏鐵路,青藏鐵路總長1956公里,其中新近建成的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穿越了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達4300米。在以前,駐藏部隊的人員和物資進出西藏主要依賴公路和航空,但公路運輸週期長、風險大,航空運輸則成本高。青藏鐵路開通後,西藏對外貿易運輸成本降低了70%,在為了眾多入藏的遊客提供了方便之餘,更在國防領域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按照西方軍事觀察員的推算青藏鐵路可以使中國政府每年向西藏運送超過500萬噸的物資,更可以在一個月內運送多達12個以上的陸軍輕裝步兵師。
當然,從純軍事角度來說,這也是並非是誇大其詞的。中國陸軍的一個輕裝步兵師,戰鬥病員和後勤保障人員合計在萬人左右,總裝備重量,一般不超過萬噸;集結部署期間每天消耗的物資一般不超過400噸,作戰期間每天消耗的物資大約在800…1000噸,按年運送500萬噸物資算,每天運送萬噸,以青藏鐵路每天對開平行能力20對,22節每節60噸物資、100個人計算,完全有能力完成上述的要求。而且在戰爭狀態下運輸能力會提高近一倍,當然不只是鐵路運輸,還有空運和公路運輸,所以迅速部署12個陸軍師甚至並不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不過乘坐著舒適的火車進入西藏並非是每一箇中國陸軍士兵都可以享受到了厚待,在眾多重型裝備將利用重慶到西寧的鐵路線運低本次高原作戰的後勤中轉站—西寧,再利用青藏鐵路開赴拉薩之外,李光漢少將下令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的一線步兵分隊均利用川藏一線的公路入藏。
自古以來中國內陸進入西藏便有兩條主幹道,一條是北線,也就是經青海進入西藏,從青海入藏的兩條路,一條是青藏線,嚴格意義上應該是指109國道中西寧到拉薩路段,其中西寧至格爾木路段782公里,格爾木至拉薩段1160公里。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里程最短、路況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另一條是青康線,也就是與文成公主的故事緊密相連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就是1300多年前唐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王松贊干布走的那條大道。藏族稱其為“迎佛路”。
這條大道的起點是唐朝古都長安(今西安市),終點是吐蕃都城邏些(今拉薩市)。不過今天這條古道的起點已經轉移到了青海的西寧。從西寧出發走214國道,在西藏類烏齊改走317國道至那曲,走109國道至拉薩。
按照某些自駕遊愛好者的描述“都說進藏難,那是沒走青藏公路,就是開輛夏利也能從格爾木輕鬆進藏”、“道路筆直,車行平穩,CD音樂從未跳過”。在這條由中國人民子弟兵用生命築起的北起青海格爾木、南到拉薩的青藏公路之上全程都是柏油路,自1954年建成之後,一年四季通車,承擔著85%的進藏物資和90%的出藏物資的運輸任務。
不過無論是快捷高效的鐵路還是坦蕩的青藏公路,顯然都不是李光漢少將的選擇,他為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選擇的是自古以來入藏的險途—南線—川藏線,川藏公路是指318國道成都—拉薩的一段公路,從成都開始,經雅安、康定,在新都橋分為南北兩線。駛過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沿河而上、經瓦斯溝,很快就到達古城康定。耳熟能詳的“康定情歌”早已使康定名揚天下了。位於大雪山中段的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真正的藏區便在此山以西。所謂“不過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難”,這裡的山口海拔4250米,折多山一線的地理地貌由於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強烈切割,地形高差大,溝壑密佈,山嶺縱橫,且林木茂密、氣候溫潤,帶有典型的亞熱帶溫溼谷地特徵。下折多山,過新都橋,地勢漸漸趨緩,山嶺也不似行前那般險峻,真正的高原之旅從此開始。
“在西藏跑了20年車的老司機,都不敢走川藏北路”,由於南線路途短且海拔低,川藏公路進藏之時也多行南線,不過李光漢少將卻顯然不忌諱這個,在他的安排之下以公路行進的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兩個主力師—第37摩托化步兵師和第149機械化步兵師分別從南北兩路進發,最終在拉薩會師。軍人李光漢少將的這一命令曾令中國陸軍第13集團軍計程車兵們在沿途顛簸之餘罵娘不止,但是當這些全軍的一線部隊在經過了艱苦跋涉抵達拉薩之後,卻驚奇的發現,比起那些乘坐火車早已抵達拉薩的後勤保障部門和裝甲、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