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退卻的新38師、第96師、第200師等混合部隊約3000人,得裝甲車十數輛、野炮10門,卡車約400輛。5月17日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指揮部隊衝過細(包)-莫(高克)公路日軍封鎖線時身負重傷,5月26日在茅邦殉國。同年秋,國民政府為戴安瀾將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領導人高度讚揚了他的英雄氣概和壯麗事蹟'注:輓詩,輓詞,輓聯均鐫刻在安徽省蕪湖市赫山公園戴安瀾將軍墓前。'。
毛澤東題贈輓詩: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采薇,
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熊威。
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
沙場竟殞命,壯志也不違。
周思來的輓詩是:
黃埔之英、民族之雄。
朱德、彭德懷的輓聯是:
將略冠軍門,日寇幾回遭重創,
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
1956年10月,中共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從5月10日-18日,日軍在怒江以西急進掃蕩,直接威脅雲南,蔣介石因緬甸戰線全面敗退而面臨保衛昆明的局面,於是派出第71軍(3個師)、第54軍(兩個師)轉用於雲南西部,命其中第71軍緊急派往怒江正面阻擊日軍。並於5月24日在拉孟、龍陵一帶對日軍進行反擊。日軍第56師團、第18師團主力集中怒江兩岸,並依次擊敗龍陵、拉孟正面的中國軍隊,繼而進入掃蕩戰。6月10日前後,怒江右岸地區全部陷入日軍之手。
從5月中旬開始,中國遠征軍第5、第6、第66軍(後兩軍的主力)脫離史迪威將軍的指揮,渡過薩爾溫江向中國退卻。第5軍和第66軍的第38師沿伊洛瓦底江西北向印度敗走。斯利姆中將指揮的英緬軍主力,渡過欽敦江經英帕爾附近向印度退卻。英緬軍僅有幾千倖存者勉強進入印度。而中國遠征軍則損失更為慘重。由於日軍搶先佔領密支那,史迪威想以該地作為最後抵抗據點的企圖破產。遠征軍第5軍軍長杜聿明率新22師等部在滇緬邊境人跡罕至的野人山區輾轉兩個月餘,奉命入印,第96師經孟拱、葡萄,翻越野高黎貢山歸國。東線第6軍各師經景東退入雲南東里、佛海(今西雙版納一帶)。遠征軍各部撤經之地都是高山密林,時值雨季,泥滑難行,加之蟻叮蟲咬,給養不濟,部隊飢疲交困,疫病流行。八月初,各部先後集結於印空和滇西。據當時初步統計,由於指揮錯亂,致各部隊被殺傷、落伍、染病死亡的人數,比在戰場上與日軍戰鬥而死的多出數倍。僅以第5軍為例。(見下圖表)'注: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第2卷,第38頁。''cdhyy注:該註釋有誤。'
番號動員人數戰鬥死傷人數撤退死傷人數現有人數
第5軍直屬部隊150001300370010000
200師900180032004000
新22師9000200040003000
96師9000220038003000
合計4200073001470020000
中國遠征軍入緬之初,動員的總人數達10萬餘人,而經過3、4個月之後,撤到印度和滇西的部隊僅餘4萬餘人,其損失之慘重,空前絕後。可以說,第一次緬甸會戰期間,中國軍隊所做出的貢獻之巨,在世界戰史上相當罕見。
第二章中國遠征軍的組建及第一次緬甸會戰
第三節緬甸會戰失敗的原因分析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在區域性戰役中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南進”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軍有力的支援,創造了同古保衛戰、仁安羌保衛戰、東枝攻克戰等出色的戰例,使中、外、敵、友莫不表示欽佩和讚譽,其作用和影響在二戰史上極其重大和深遠。但是,遠征軍雖經浴血奮戰,仍然未能挽回緬甸戰局的頹勢。最後,中英軍隊喪師失地,全緬潰退。這種局面的出現,其原因是極其複雜和多種的,史家們眾說紛紜,即使參戰的當事人也各執一說。總觀全面,第一次緬甸會戰的失敗大致由以下幾個方面造成。
一整個世界局勢對緬甸戰場的影響
1942年是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最為艱苦的一年。在西方,希特勒德國以歐洲大陸為基地,西攻英國,東擊蘇聯,威脅美國。尤其是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一隻魔爪伸向大西洋,另一隻腳踩在莫斯科的郊外,還有一條腿跨在非洲大陸,西方的局勢更加嚴重;在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