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扶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職。\"這是把日食看成是上天對最高統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一名孛星,槍)的出現,被認為是兵災的兇象,所以史書上常有記載。甚至行星執行的情況也被認為是吉凶的預兆。例如歲星正常執行到某某星宿,則地上與之相配的州國就五穀昌盛,而熒惑執行到這一星宿,這個國家就要發生種種禍殃,等等。占星家還認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饑饉,某某星主疾疫,某某星主盜賊,注意它們的隱現出沒和光色的變化而加以占驗。這些就不一一敘述了。
古時\"天文\"詞意與今大異。《易·彖·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可見古之\"天文\"意指\"天象\"。
這是\"天文\"的第一義。稍晚的《漢書·藝文志·數術略·天文三十一家》: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凶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
這是\"天文\"一詞的第二義,實際即相當於現代學術分類中的\"astrology\"(占星學),而不是\"astronomy\"(天文學)。
古人經常觀察到的天象是太陽的出沒和月亮的盈虧,所以以晝夜交替的週期為一\"日\",以月相變化的週期為一\"月\"(現代叫做朔望月)。至於\"年\"的概念,最初大約是由於莊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說文》說:\"年,熟谷也。\"如果說禾穀成熟的週期意味著寒來暑往的週期,那就是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現代叫做太陽年。以朔望月為單位的歷法是陰曆,以太陽年為單位的歷法是陽曆。我國古代的歷法不是純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平年十二個月,有六個大月各三十天,六個小月各二十九天[1],全年總共354天。但是這個日數少於一個太陽年。《尚書·堯典》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實際上四季迴圈的週期約為365日,比十二個朔望月的日數約多11日,積三年就相差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所以三年就要閏一個月,使歷年的平均長度大約等於一個太陽年,並和自然季節大致調和配合。《堯典》說\"以閏月定四時成歲\"[2],就是這個意思。
古人很重視置閏。《左傳·文公六年》說:\"閏以正時,時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於是乎在矣。\"三年一閏還不夠,五年要閏兩次,所以《說文》說\"五年再閏\"。五年閏兩次又多了些,後來規定十九年共閏七個月。從現有文獻看,殷周時代已經置閏,閏月一般放在年終,稱為\"十三月\"。當時置閏尚無定製,有時一年再閏,所以會有\"十四月\"。春秋時代就沒有一年再閏的情況了。漢初在九月之後置閏,稱為\"後九月\",這是因為當時沿襲秦制,以十月為歲首,以九月為年終的緣故[3]。上古也有年中置閏,如閏三月、閏六月之類。當閏而不閏叫做\"失閏\"。如何適當安插閏月,這是古代曆法工作中的重要課題,這裡沒有必要敘述。
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季),後來又按夏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個月依次分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這些名稱,古人常用作相應的月份的代稱。《楚辭·九章·哀郢》\"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4],就是指夏曆二月說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為春秋二時,所以後來稱春秋就意味著一年。《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5]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記的史料在上古也稱為春秋,這是因為\"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6]。後來曆法日趨詳密,由春秋二時再分出冬夏二時,所以有些古書所列的四時順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這是值得注意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