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之一已在第四章之一介紹過。
一
孔子想要西行至周,把他那些珍貴的書藏在周室。子路思考了一會兒,便對他說:〃聽說周室有個掌管圖書的人,名叫老聃,現在已退職歸隱,老師如果要藏書,不妨找他試一試。〃
孔子說:〃好吧!〃
於是孔子到了老聃的住所,請求他代理藏書,老子說什麼都不答應,孔子只得用十二經 (1 )來向他解說。還沒有說完,老子就打斷他的話:〃你說得太複雜了,還是告訴我一些簡要的思想吧!〃
孔子說:〃最簡要的就是仁義。〃
老子問:〃請問仁義是不是人的本性?〃
孔子說:〃是的,君子如果不仁便成不了德,不義就沒有正當的生活方式。仁義實在是人的本性。否則,除了仁義還有什麼可做的?〃
老子又問:〃請問什麼叫做仁義?〃
孔子說:〃心中坦誠歡樂,博愛無私,便是仁義的本質。〃
老子說:〃唉!你這是近似後世浮華的言論啊!說到兼愛,那不就迂腐了嗎?所謂的無私,才是真正的偏私啊!如果你真想使得天下蒼生皆有所養,何不順著天道而行?要知道,天地本有一定的常道,日月、星辰也自有其光明和行列,禽獸本有群類,樹木也各自生長。你又何必高舉仁義,深怕眾人不知似的,拼命擊鼓去找尋那迷失的人呢?你這麼做,是在迷亂人的本性啊!〃(《莊子》外篇第十二章《天道》)
二
孔子已五十一歲了,還不曾聽過大道的事,於是他南行到沛這個地方去見老聃。老聃看他來了,便說道:〃聽說你是北方的賢人,是不是已經悟解大道了?〃
孔子說:〃還沒有。〃
老子又問:〃你怎麼去尋求的?〃
孔子說:〃我從制度上尋求,已經有五年了,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得到。〃
老子再問:〃那麼,你是如何尋求真理的?〃
孔子答道:〃我從陰陽變易的道理中尋求,已經有十二年了,仍未得到。〃
老子說道:〃不錯。假如道是可以貢獻的,沒有一個人把它當作禮物送給國君;假如道是可以進奉的,沒有一個人不把它拿去進奉給雙親;假如大道可以說給人聽,那麼人們早就告訴自己的弟兄了;假如大道是可以傳授的,人們也早就傳給了自己的子孫。
〃但是,直到現在還沒有一個人得到'道',沒有別的緣故,實在是因為本心還沒有領受到大道的本質。本心不曾領受,大道怎會留止?何況在外沒有與本心配合的物件,大道自然也難於執行。
〃若出自本心,外在不能接受的,聖人就不會拿來傳授;若是出於外在,其本心又無法接受的,聖人也不會強迫自己來接受。要知道,名聲是天下共用的,不可多取,多取便容易造成混亂;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留宿一夜,若是久居常見,責難也就相繼而起。
〃古代的至人,時而假借仁道而行,時而寄託義理而止,沒有一定的常跡,僅求能自由自在地邀遊就夠了。他們靠簡陋的田地而活,賴荒蕪的菜圃居住。然而,就因他逍遙自在,所以能無為;就因為簡陋,所以容易生活;就因它荒蕪,所以才沒有損失。古人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本真行為的表現。
〃顯達的人,不能辭讓祿位與人;有名望的人,也不能把聲名讓給別人;位高勢大的人,更不能給人權柄。因為獲得這項權柄的人,有了就害怕失去;真失去了又悲傷莫名。他們對這些權勢毫無所知,卻又渴慕那無休無止的物慾,自己陷身其中而無法自拔,這是上天給他們的懲罰啊!
〃恩、怨、取、與、諫、教、生、殺這八項,都是糾正人類行為的工具,只有順從自然而不滯塞的人,才能使用這八項工具。所以說:'自己端正了,才能正人。'本心看不到這些道理的人,他的智機也就閉塞不明。〃(《莊子》外篇第十四章《天運》)
第3節:想象的孔老會談(2)
三
老子說:〃仁義就像朝眼睛撒灰沙一樣,剎時分辨不清四周的方位;又像叮人面板的蚊蟲,整夜叫人無法入眠。仁義傷人本性,迷人心智,從這裡就可以看出。
〃如果你不希望夫下人喪失純樸的本性,就應該順自然而動,世人自會樹立自己的德性,又何必勞心費力,像那揹著大鼓去找尋迷路小孩的人一樣,大呼小叫地高喊仁義之說呢?
〃鴻鵠不是天天洗澡才潔白,烏鴉也不是天天染漆才變黑,它們黑白的本質,原是出於自然,不足以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