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孩子看到前面的城堡,看到新鮮的東西。他要有點征服意識,有點殖民意識,有點武俠好漢的思維方式。這樣他才會覺得我辛苦一點挺值得,因為我的學習總是在前進,在學習中也能找到快樂。
我的“快”字訣(1)
縮短學習課程的時間,做起來是要具備一定條件的。但是能夠快一點學,你會發現好處非常大。關於這個“快”,我的總結就是——
學得快一點,回頭少一點,
偶爾漏一點,不必上保險。
小學最宜快,識記定成敗。
知識支點少,能快就小跑。
念嚷式教書,滿堂悶葫蘆。
本末易倒置,形式大於實。
中學數理化,趕超先搭架,
預習兼做題,分數勤分析。
教書如蓋樓,封頂再裝修。
原地別磨嘰,莫做鬼見愁。
我這個口訣裡包含了我對快的理解和心得:你要有了“快”的決心和信心,就不要在無謂的檢查和鞏固上浪費時間,“回頭少一點”就是這個意思。
有人可能會用“狗熊掰苞米”的典故來反駁我:一味強調快,孩子鞏固不了咋辦?你這個說法太片面。
這其實是個誤解。
我所強調的“快”的意思絕不是光學不復習。而是溫固知新的過程,把“溫故”過程簡化一點,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知新”上。
“狗熊掰苞米”的故事具有一定諷刺性,那頭狗熊在苞米地裡掰了半天,掰一個扔一個,末了,狗熊懷裡就剩一個苞米。這個故事作為一個比喻教育孩子是可以的,但是咱們不能把這個道理絕對化,好像學習進度一快就是“狗熊掰苞米”。孩子是人,不是狗熊,只要你能確定孩子記憶方面沒有毛病,學得快一點我認為利大於弊。事實上,除非你的孩子有遞進性遺忘的症狀,苞米只會越掰越多,在我輔導張炘煬的過程中,有時候我還搞一點必要的放棄。斤斤計較沒有意思,只要成績不出現大的滑坡,不要動不動指責他“狗熊掰苞米”。
我在給孩子的家教上,對“溫故”的把握有這麼幾個原則。
一、 對已經教會的字詞,絕不安排抄字。
二、 複習的時間絕不超過學新知識時間的1/4,強調預習的重要性。
三、 簡化任務,絕不做過多的練習,比如小學階段的語文以擴充識字量為重點,教導作文不偏題首尾完整為主,不搞反覆造句、情境練習那一套。
四、 根據年齡特點設定學習任務,不去“發掘潛力”,刻意拔高。張炘煬兩歲多識字的時候,我採取“光認不寫”的方式。當張炘煬認字比較多的時候,我就放鴨子——讓他自己去書店看書,愛看什麼隨他看什麼,不去做所謂的系統練習,得寸進尺,更不追求完美。當張炘煬學寫字的時候,不去給他人為的增加專案,不去過多在筆順上耗費時間,允許有倒筆畫,字寫得不好也沒關係,不在細節上過多糾纏。
五、 最重要的一點,你作為家長,心態上絕不能患得患失。孩子學的過程發現有點毛病就“停業整頓”,張羅著幫孩子當“泥水匠”。
我的總結就是:
丟三不一定拉四,
識字不是吃字(指不要搞大量抄寫)。
聽寫默寫一遍,
秋後算賬淨賺。
量化概念當先,
分類記錄統盤(指學習目標的管理,孩子哪些字當時認識了,哪些知識點掌握了,當家長的必須掌握)。
最後一句“分類記錄統盤”的意思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任
務學習目標必要的管理,這個管理的內涵是:你要對孩子學到哪一步心中有數。
現在很多家長的所謂管理基本上都是“興之所致”,高興了問兩句,沒心思了撂在一邊,十天半月也不帶問兩句的。這種管法肯定不行,你水平再高也不行。炘煬母親是教研組長,還是中學裡的學科帶頭人,按理說她絕對有水平有資歷輔導孩子了吧?但對張炘煬的學習她是不挨邊的,原因很簡單,她工作忙,對張炘煬的學習不瞭解,她要插手就不行。一插手就亂了,爸爸也教,媽媽也教,互不通氣,還以為這樣做對孩子挺負責,其實效果恰得其反。
我的管理也並不是那種吭吭哧哧像個跟班的管法,很少板著臉去“督學”,而是一種伺候性的陪伴。主要是給他造成這麼一種感覺:學習上你爸也沒有閒著,給你當助手呢。你的學習,其實是“父子同學”。
小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