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4/4頁)
不言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主要是因為我和兒子在一起時,經常研究地圖、地球儀等東西,久而久之,張炘煬掌握了不少的地理知識。
有一天,炘煬突然跟他媽媽探討起“從中國修一條鐵路通美國”的問題來了。
吳慧娟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修鐵路?兩個國家中間隔著個太平洋,這孩子怎麼想的?
炘煬見媽媽不解的樣子,俯到她耳邊說:“我告訴你吧,在白令海峽修一條鐵路大橋……”——吳慧娟一拍腦門:咳,我怎麼把這個茬給忘了!
在家庭教育方面,為了能讓兒子接受到完整系統的教育,我和妻子有明確的分工。我負責教他,他媽媽則“利用職務之便”,負責為我們爺倆這個牢固的“學習小組”及時提供張炘煬所需要的新課本或其他相關教材。
她的這個後勤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張炘煬走到今天,能夠實現初步的成功,我認為沒有別的訣竅,只有一個理念: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自覺心理。
有位教育學家說過這麼一句話“所謂教育,說到底就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大意如此)。
從他小時候起,他就接觸對啟發智力有益的各種玩具,在玩耍過程中,大人教他認字識數(就連藥花綠綠的香菸盒也是認字的道具),這些邊玩邊的家庭娛樂形式,事實上是提前了他的學齡,養成了“學是玩的一種形式”的思維方式 。做到這一點,本人是非常得意的,我並不認同這樣一種說法,把孩子的興趣點放在學習上,對他的天性是一種摧殘。一般孩子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你不趁他在玩興正濃的時候把他往學習上引導,他也許會透過另外一種形式—打遊戲機、街上瘋狂來發洩自己的精力,所以我堅持這麼一點,從小讓孩子學知識一定沒錯。
我是這樣總結的:
孩子不渴,逼著他喝是錯,
孩子不餓,逼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