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4/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替人工編輯。當谷歌的管理層準備引入這項服務時,公司內部對於完全依靠軟體來決定哪些報道應該放在谷歌新聞網頁的顯著位置的做法是否明智有過不同意見。谷歌的產品管理和營銷高階副總裁喬納森·羅森伯格(Jonathan Rosenberg)建議道:“只要分一些編輯去做這項工作,我們的新聞產品在網際網路界就會是最好的。”但是拉里·佩奇否決了這項提議,因為“人工方案不具規模”。
當谷歌新聞網站在2002年9月正式推出時,它引用的新聞來源有4000多個。在新聞頁面的底端印有一個心血來潮的啟事:“本網頁在編制過程中無人受到傷害,甚至無人被利用。”在一個針對谷歌新聞提出問題的頁面的頂端,公司自己的提問和回答是——問:“谷歌新聞主頁的編輯是誰?有一條新聞的標題非常亂。”答:“計算機演算法;沒有人工介入。”谷歌驕傲地讓編輯、責任編輯和執行編輯的位置空著·——決定某條新聞上頭條的不是某個人,也沒有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的因素摻雜在內。谷歌說,和搜尋網頁的運算規則一樣,編輯新聞報道的運算規則“也主要依靠網站出版商的集體判斷來確認哪些網站提供了最有價值又最有意義的資訊”。谷歌知道,它的演算法還存在著一些缺陷,所以只要讀者發現了“奇怪的結果”,一個電子郵件就可以讓谷歌的工程師知道,不必用人工調整結果,而只需幫助“微調一下演算法”即可。
獨步天下的谷歌演算法(9)
《華盛頓郵報》媒介評論家霍華德·庫爾茨(Howard Kurtz)用帶有諷刺意味的口吻對谷歌的邏輯依據進行了解讀:“誰會需要記者呢?當你可以利用易於被濫用的計算機制作一個稱心的新聞網站的時候,誰還會把錢花在愛發牢騷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迷戀401(K)條款 的人身上呢?”嚴格說來,庫爾茨的批評在當時是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