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鋶尚�槔醇憂俊K�鞘艿攪擻⒐�飩淮蟪及濾僱。空挪�拙羰康墓睦�徽挪�諄顧搗�獯罄�私郵芰蘇庖還鄣恪8����順莆�堵邋擾倒�肌返囊幌盜行�ǎ�廡┬�ㄊ怯�1925年10月簽訂的。
這些協定規定,德國可加入國際聯盟,併成為常任理事會成員。作為回報;德國同意不透過武力來謀求條約的修訂,和平解決同法國、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一切爭端。德國確保留了透過和平手段設法更改其東部邊界的權利,但它承認其西部邊界的永久性。德國、法國和比利時答應任何時候都尊重它們相互間的邊界,英國和義大利保證遵守這一規定。
洛迦諾精神 《洛迪諾公約》在當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張伯倫表達了那時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他宣稱,公約標誌著“和平年代和戰爭年代之間的真正分界線”。同樣,白里安也發表了有關“洛迪諾精神”的動人演說;“洛迪諾精神”禁止了戰爭,用“調解、仲裁與和平”代替了戰爭。在這種樂觀主義的餘輝中,美國國務卿弗蘭克?凱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議,提出各國保證擯棄戰爭、不把戰爭當作“推行國策的一種工具”。這一建議得到了實施,1928年8月27日,《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被簽訂。由於公約只拒絕戰爭並未規定製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個國家的簽署。雖然公約只依靠世界輿論這種道義上的壓力,但僅如此多的國家簽署公約這一事實便足以促成國際緊張局勢的進一步緩和。
同樣有希望的是同德國關係的改善。1926年,德國被允許加入國聯,併成為常任理事會成員。另外,關於賠款的支付問題,也與德國達成了進一步的解決辦法。《道威斯計劃》沒有規定德國應支付的賠款總額,因此,第二個經濟專家委員會在另一位美國財政家歐文?揚格主席的領導下,於1929年在巴黎開會,制訂了一個於1930年初被採納的新的賠款計劃。這一計劃規定德國應支付的賠款總額為80億美元,58年內分期付清。作為對德國接受《揚格計劃》的回報,法國於1930年,即比《凡爾賽和約》所規定的期限早四年撤出萊茵蘭。
與此同時,一系列裁軍會議正在舉行,這不僅是因為國際輿論的壓力,而月、是因為協約國已用旨在“普遍限制各國軍備”的說法迫使德國裁軍。此外,國聯盟約宣告“維護和平需宴裁減各國的軍備,”並規定國聯理事會“制定計劃”。不過,儘管有這些保證,但在兩次大戰之間的時期裡並沒有實現全面裁軍。擁有被徵集的軍隊的國家不希望將受過訓練的後備兵作為實際可作戰計程車兵包括在軍隊兵額之內,而那些擁有自願軍的國家則堅持認為後備兵應包括在內。有些國家要求軍備限制以財政支出為基礎,但英國和美國堅決反對,因為他們每個士兵的財政支出比別的國家高得多。此外,法國及其盟國堅決主張軍備應受到國際的控制和監督,而英美則寧願依靠信義。根本的困難在於:各國考慮到缺乏一個國際安全體系,便靠自己的軍隊來謀求安全。不過,在限制海軍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這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海軍強國的數目比陸軍強國少。但即使在這方面,也只是對某類艦隻的噸位比例取得一致的意見,並沒有限制艦隻的總噸位。
儘管裁軍失敗了,但20年代末期人們都有一種感覺,認為歐洲終於恢復到了正常狀況:德國和它以前的敵人似乎已經和解;法國軍隊撤出了萊茵蘭,德國人加入了國聯;賠款問題似乎終於得到了解決;60多個國家已擯棄戰爭“作為推行國策的工具”;繁榮程度在增長,失業率正相應下降。甚至來自蘇聯的訊息也是令人鼓舞的,因為這個國家已於1928年開始實行一個新的、宏偉的“五年計劃”(見第二十三章第一節)。西方大多數權威人士認為這一計劃是不切實際、註定要失敗的,但是,它至少可使蘇聯人的注意力從國際冒險活動轉移到國內經濟發展中去。因此,“洛迦偌精神”似乎是有意義、有內容的,人們可以想當然地認為歐洲這時能安定下來,象在19世紀那樣去享受幾十年的和平與繁榮。
第二十三章 五年計劃和大蕭條
1931年這一年因一顯著特徵而不同於“戰後”前幾年,也不同於“戰前”前幾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認真地思考並坦率地議論著西方的社會制度也許會失敗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諾德?J?湯因比
20世紀20年代快結束時,歐洲似乎正安定下來處於一個和平、安全和相對繁榮的時期。然而,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卻被突然到來的大蕭條徹底破壞了,由此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