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初階段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吃飽穿暖已不容易,是什麼原因促使人們創造出最原始的藝術?是始自人們與生俱來的對美的追求,還是對出於乞天保佑的宿命需求?是為記錄史實,還是僅僅為了自娛自樂,打發時光?不管怎樣,勞動不但創造了人類本身,也創造了藝術。人們不僅用藝術形式記錄了勞動實踐和生活場景,還藉此美化自己的生活,同時透過求助於神靈的佑護來表達對生存的渴望。這些不斷思考、不斷追求的願望,在狩獵等勞動實踐中又轉化成鼓舞他們的動力。在自然界的勞動實踐中和原始的藝術創造過程中,人們逐漸培養起對藝術的審美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各種觀點透過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中世紀的諸神,無論是雕塑,還是繪畫,大多神的表情嚴肅冷峻、超凡脫俗,充滿冷冰冰的威懾力。因為作為神的象徵他們高於人類。在神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越是遠離凡人,才越顯得像“真神”。而文藝復興以後,同類題材的藝術品所表達的內涵就完全不一樣了。男性是那麼仁慈、善良,充滿愛心;女性是那麼美麗、溫馨,充滿柔情,他們從高高在上的神一下子變成現世民眾的偶像。同時,其他的藝術形式音樂、戲劇等,也透過改編神話、傳說故事等形式,在思想內涵上有所改變。例如:巴赫(1685……1750)的作品,雖然題材還屬宗教性質,但很多內容已經有重返世俗的親切感。那種娓娓道來的敘述,哲人說理般的語重心長,向困難作鬥爭的不屈不撓精神等,無不表現出摯愛人類的虔誠之心,把對上帝和人類的愛完全融合成一種平等的、包容的、善良的願望。這些作品用藝術的魅力去感染人,透過故事情節讓人們去感悟、去自省,去體會;勸人們見賢思齊、棄惡從善,潛移默化地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從中讓人體會到,藝術魅力的效果遠不是任何說教式的教育所能比擬的。
從古到今,有關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話題始終是一個國家關注的焦點,這些領域中,文化並不直接干預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是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影響社會發展。改革政體可以馬上解放生產力;發展經濟會使物質快速豐富;建立強大的軍事機器可以顯示國威;而文化的影響既寬泛又緩慢,它一直涉及到深層的精神層面,她的進步與發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取得的。
作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藝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試看當年元帝國是何等的氣魄,連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前356—前323)也只能望其項背,一代天驕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孫靠武力佔領了歐亞非大片的土地,建立起空前龐大的帝國,被擊敗的國家多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文明古國,卻無力應對這些來自草原的遊牧部族。但是,歷史是無情的,強悍的遊牧部族雖憑武夫之勇取得了一時的勝利,終因文化的差異而沒有能力經營和守住偌大的地盤,連年不斷的反抗和此起彼伏的起義使他們深受重創,很快便開始衰退,不到一百年即被明朝推翻,馬背上的民族重新回到了草原上。
再說勇敢智慧又善於學習的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1626),以那麼小的地盤和那麼少的人口異軍突起,迅速佔領了明帝國大片的領土,統治起眾多的人口。明朝的腐敗固然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清朝的統治階層很有遠見,善於學習對手深厚的文化,兼收幷蓄,博採眾長,所以才能以弱小制強大,竟然統治歷史文化悠久的中原各民族近三百年,最終將滿族的文化完全融入中華民族文化的洪流中,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還有一個例子是希特勒(1889……1945)的第三帝國。第三帝國靠閃電戰迅速佔領了歐亞非大片的土地,所向披靡,不可一世。我曾在德國首都柏林參觀過這個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不同景象,被戰爭破壞的柏林令眾多來訪者為之扼腕,慨嘆無數恢宏精美的歷史建築毀於戰火,有些則永遠無法修復。希特勒在執政期間,禁止傳播被佔領國的文化,當時的波蘭連肖邦(1810—1849)的作品都不許演奏。但是結局又如何呢?希特勒像一個賭徒,原想贏得全世界,最後卻連自己的家底都輸光了。而肖邦的音樂卻仍在全世界迴響。
的確,物質的豐富,經濟實力的雄厚,武力的強盛能夠使一個國家在某一時段肆無忌憚地侵佔他國,也能攫取一些驕人的戰果,但歷史是無情和公正的,一切猶如過眼煙雲。塵埃落定,大浪淘沙,真正積澱下來的還是人類創造的燦爛文明。文化和藝術是不朽的,而侵略者不過是歷史的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