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擁有的僅僅是這些自信與樂觀。
。。
《福布斯》:資本家的利器(1)
在我祖父嘗試真正去創辦一份報道人物的雜誌之前,商業報道只是一堆枯燥的數字而已,媒體很少會注意數字背後的人物。
—蒂姆西·福布斯(Timothy C.Forbes),
福布斯公司現任執行長
從1964年接手《福布斯》開始,馬爾康姆·福布斯(Malcolm )就渴望把聲譽卓著的《財富》雜誌壓在身下,這種渴望好比拉里·埃利森對比爾·蓋茨的特殊情感。
馬爾康姆的父親柏蒂·福布斯於1917年創辦了《福布斯》雜誌。之前他是紐約《商業日報》(Business Week)的記者,因其報道善於加入人性化的描寫而聲譽鵲起。《福布斯》雜誌從一開始就帶有了鮮明的福布斯家族色彩—強烈的挑釁性。柏蒂在第一期雜誌就批評了當時著名的古爾德家族企業。這位相信“寫作可以帶來財富”的愛爾蘭移民有一個著名的報道公式:小心求證,刺中要害,生動地刻畫出報道物件的外表或個性特徵,再加上一兩個生活小故事,讓讀者看清事實真相。
馬爾康姆似乎生來就精力過剩,渴望成為人群中的焦點。高中時他創辦批評校方的學生報紙,成年後又渴望進入政界,曾參與1957年美國新澤西州州長競選。失敗的政治經歷讓他重回《福布斯》雜誌。雖然已有近50年曆史,此時的《福布斯》除了在辱罵企業方面頗有特色外,似乎乏善可陳。人們並不習慣將之視作是嚴肅的財經雜誌,它只是介於《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