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4頁)
痛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知道”的實質其實就是一個結果。我們背誦了很多“結果”或知道了很多“結果”,但這樣是否就能使孩子具有生存能力呢?
我們所背誦的“結果”是前人生存過程和生命體驗的結晶,知道了這些“結果”能否幫助孩子也具有生命的體驗和生存過程的結晶?
對這些事情的看法決定了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孩子以及我們用什麼樣的方法去對待孩子。下面看待孩子的5種方式值得我們商榷和戒備。
。 想看書來
認為孩子是個知識罐子
一次,我的一位男同事到珠海辦事,辦完事到外面轉一轉,聽說珠海城中間有一座有山的公園,他一路尋去,到了公園,發現那裡的環境真的非常優美,空氣非常清新,大冬天草是綠的,花是紅的。同事正抽空心靈,打算吸納風景時,耳邊傳來了刺耳的女人說話聲。同事集中注意力,儘量不讓自己被女人的說話聲音打擾。他緊閉眼睛面向蒼天。但無奈,那個女人說的話讓他太好奇了,只好先讓自己回到凡間,目光尋找聲音的來源,不看則已,一看讓他吃驚得無話可說:一個身體強壯快樂的媽媽用嬰兒車推著自己幾個月大的寶寶,邊快步走著,邊大聲喊著“寶寶名字叫王欣,寶寶名字叫王欣,寶寶名字叫王欣……”
同事百思不得其解,風景也沒辦法感受了,帶著一腦子的困惑回到賓館,見了他認為有教育水平的人就問她為什麼要一直這樣說,是這位媽媽有精神病,還是有其他的意圖?
解答問題的人給了他各種各樣的答案,一種是這個媽媽太愛孩子了,但不知道怎樣向*個月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於是用這樣的口訣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一種是這個媽媽想教會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名字叫王欣,所以一遍一遍地給他重複,就是說這個媽媽立志要把孩子教育好,要將自己知道而孩子還不知道的事情告訴孩子。
其實,我們在小區裡或者公園裡也經常會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年輕的父母都在做著這樣的事情,*個月的孩子自然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媽媽當然有義務告訴孩子。問題在於有些成人往往總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空的罐子,拼命地往裡面裝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碰到什麼就往裡面裝什麼,根本不管孩子現在在感受什麼,在觀察什麼,在探索什麼,一味地侵犯孩子的私人空間。
我們會看到,見了一個老人,父母就會指著那個老人對孩子說:看,奶奶,寶寶說奶奶好。
過馬路看到紅燈亮了,父母就會指著前面的紅燈跟孩子說:寶寶看,現在紅燈亮了,一會兒綠燈又亮了,紅燈停,綠燈行,小朋友看得清。這時孩子正在觀察旁邊的汽車,父母回頭一看,自己白教了半天,孩子壓根就沒在看那個紅綠燈。父母覺得自己的功夫不能白費了,於是用兩隻手把寶寶正在往旁邊看的頭扳過來,用手指頭指著前面的紅綠燈,繼續講解……這時可憐的寶寶一臉茫然,他的神還沒有從剛才對汽車的投入觀察中回過來,父母強行把他扭過來後,他不知道該看什麼,在他的眼前有大人伸出去的半條胳膊和一隻指著前方的手,有電線杆,有遠處的樓房,有路邊的樹,有藍色的天空,有白色的雲朵。大人口中唸叨的紅燈停,綠燈行,對寶寶來說,也許是成人的手指頭,也許是藍天,也許是白雲,但無論如何,這時成人在一邊哇哇的聲音肯定是讓寶寶不勝其煩的。
認為孩子什麼都不知道,做家長有責任把自己認為孩子應該知道的所有的事情告訴孩子,孩子在幹什麼卻不管,這樣家長越勤奮,孩子就越成了裝滿小常識的雜亂無章的抽屜。
這種對待孩子的方式會造成孩子把所有用來發展的力量都用在了對小常識的收集上。在日後的生活中,無論在什麼場合,什麼情景之下,孩子都能說出許多別人不知道的常識,這會帶來別人的讚歎,這種讚歎會鼓舞著孩子把更多用來發展的力量用在賣弄自己的小常識上。也許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在某個知識競答上獲得不錯的成績,這種成績和優勢也會給孩子帶來一種對自己帶有幻象的認知。但是,一個瞭解很多小常識的人,並不一定就是一個具有生存能力的人。
但從小到大,周圍人對孩子的反應,使孩子以為自己是優秀的,是優秀的就一定會被生存環境所需要,所以當結果與孩子的判斷不符時,孩子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巨大的疑惑,以為這個世界對自己不公,以為這個世界出了問題,慢慢地,孩子成了一個受害者,鬱悶終生。
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
有一些成人對養育孩子特別自信,從哪裡得到了一套養育孩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