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表著唐代建築的最高成就,可惜天堂給火燒了,明堂雖然復建但後來也給玄宗拆了改造成宮殿,殊為可惜。
明堂之高已經讓人瞠目結舌,形制之奇更是匪夷所思。光是上面提到的在儒家聖物的明堂之北建起一個更氣派風光的“天堂”來供奉佛像就足以讓儒生們氣得吐血了^_^ 此外,武后的明堂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上圓下方,八窗四達的形制,其他一概大膽創新,什麼五室九室全不見了,怎麼喜歡怎麼來。按照古制明堂應建於京城南郊三里之外,七里之內,若離宮殿太近,會褻瀆神靈。現存的天壇祈年殿便是清高宗乾隆所造的明堂,雖很多方面也不符合古制,但至少也是在北京城郊的。武后不僅不在城郊建,反而選在洛陽宮城中軸線的正中心點上,為此不惜拆毀往昔帝君聽政的正殿乾元殿,認為那裡是日照正中的陽午地,陽光最為充足。這種說法聞所未聞,不見於任何儒家經典,有認為武后這麼做是為了故意羞辱李唐以示破舊立新,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乾元殿為她夫君李治親手所建,拆李唐什麼宮殿不好,專拆老公建的,未免太不給面子,也和武后一向的行為不符。拋開夫妻情分不談,武后得以臨朝稱制,最重要的是因為她長期輔佐高宗天下並稱為“二聖”的影響力,以及高宗臨終託政的緣故。於是她常常利用各種機會來尊崇高宗,把他抬高到和高祖、太宗一樣的地位,以此來鞏固自己作為高宗配偶掌權的合法性。因此,武后建明堂的怪異選址很可能另有原因,比如摩尼教的影響。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武后崇佛但不抑道,前有郭行真、明崇儼,後有馬元貞、韋什方,足可證明道教徒對她的影響力。她對宗教基本上持有一種兼收幷蓄的實用主義態度。在初唐宗教信仰極端自由的情況下,武后對域外宗教感興趣,並吸收其中一些教義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摩尼教自唐高宗時傳入中國,武后當政時曾親自接見該教使者,並留他在京講經。'10' 摩尼教崇尚光明,認為世界就是光明與黑暗的兩極鬥爭,由於其教義特殊,在很多國家地區傳播時都受到抵制,以玄宗盛唐之包容大氣,依然下令禁止,由此更凸顯出武后竟然予以官方扶持的特殊。武后對於光明、日月的特殊愛好是可以找出很多例子的,這裡不妨看看她對幾位子女的命名:
長子李弘,取自當時流行的太上老君入世應劫的傳說,李弘便是傳說中老君下凡化身為人的名字。
三子顯,由於和玄奘法師的特殊關係,是佛教史上頗有名氣的佛光王。
幼子初名旭輪,後改名為旦,都是太陽初升之意,“旦”更將日字的字形嵌入其中。
緊接著生下幼女太平公主,按照雷家驥先生的考證名叫李令月,和旦的名字相對應,正有著日月凌空之意,似可作為武后日月崇拜的又一佐證。看來,黃易編排她是魔門傳人倒也不算全無根據^_^ 倒不是說她一定是摩尼教徒,但應該有受摩尼教義的影響。關於摩尼教義和對武后施政的影響,下一章神道設教部分會有詳細論述。
綜上所述,武后一手建立的東都明堂簡直是個融會了儒、道、佛乃至域外宗教的大雜燴,更不顧儒生一再要求的明堂應該保持上古時期“茅宇土階”、不事修飾的樸素簡潔,務求華美鴻麗,所動用的巨木據說需要一千人才能拖動。底層四面象徵四時,為佈政之所,武后在這裡釋出各種政令。中層為八角形,上立重簷,雕飾著九條金龍,眾星捧月似的捧著一個圓盤,其上為明堂的最上層祭天之所。而寶頂赫然竟是一隻高達丈餘的鐵鳳凰,黃金為飾,昂首振翼,直欲破空飛去,揹負著悠悠白雲,渺渺蒼穹,將人們的視線引向高遠遼廓的天宇,上天的眷顧彷彿透過這座宏偉的建築,時時垂佈下來。整座建築雕金飾玉,極盡奢華,宛如紂王行樂的鹿臺。但最讓人受不了的就是頂端那隻傲慢的寶鳳,麗日當空下舒展著燦爛的雙翼,似乎渾身都燃燒著金色的火焰,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強悍姿態,令其下的九條雕龍都黯然失色,淪為陪襯。這實在太太太太過分了!
(本節未完待續)
'10'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楊鴻勳:《自我作古 用適於飾——武則天標新立異的明堂》
'11' 明人何喬遠《閩書》:(摩尼在波斯滅度之後),“以其法屬上首慕闍。慕闍當唐高宗朝行教中國。至武則天時,慕闍高弟密烏沒斯拂多誕復入見,群僧妒譖,互相擊難。則天悅其說,留使課經。” 慕闍與拂多誕都是摩尼教對高階僧侶的專稱,據摩尼教經典《摩尼光佛教法儀略》載,慕闍為第一等,意為“承法教道者”,拂多誕為第二等,意為“侍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