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去壓迫,它就能長成一棵美好的大樹。
這個想法在我們的研究物件中引起共鳴。有一天,林斌談到父親的教子方法:“他對我姐姐和我的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樣。”那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但是直到今天還成為全家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而且似乎永遠不會褪色。
這是一個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廣東潮州人,那地方有經商的傳統,但父親不喜歡那個,他喜歡讀書。他到廣州去唸大學,在那裡認識了母親,母親是學醫的,也在大學讀書。兩人早戀,然後早婚。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
在林斌出生之前5年,姐姐降生了。這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夫妻兩人視若掌上明珠。爸爸決心讓女兒成材,而且他在教育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要在女兒身上驗證。他的教育計劃是從女兒還在襁褓之中就開始的。他對女兒的要求很高,也很嚴格,在女兒身上花的時間特別多,眼睛似乎一刻不會從女兒身上挪開,傾心盡責,不遺餘力,陪著女兒去上學,又針對每一個科目尋找輔導老師。老師講課的時候,他就守在旁邊,一邊傾聽老師講得好不好,一邊觀察女兒學得好不好。老師走了,他還在女兒身邊,看著女兒完成全部作業。女兒從小到大,“完全在爸爸的引導下成長起來的。爸爸腦子裡面想象的那些教育孩子的方法,都用在姐姐身上了。”可是她的學習成績總是不能名列前茅,讓父親覺得失望。這失望與其說是對著女兒,還不如說是對著自己。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教育理念: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得到理想的結果。也許這種緊盯不捨的教育方式,真的有問題?
父親承認自己教育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