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泵揮腥蘇酒鵠窗鎪�禱埃��芯豕巡壞兄冢��砼艹黿淌遙�屑父鋈爍��吡恕E�謝崛盟�餉匆荒鄭�渙肆酥��
當年主持批判會的那個同學,現在和小寧重逢。大家都是快50歲的人了,往事依然歷歷在目。“我那天特別恨你,”他對小寧說,“我心想,這傢伙平時不聲不響,關鍵時候跳出來反對我們。後來我再想想,真是很佩服你:做人就要這樣做,不應該欺負弱小的人,要幫助弱小的人。其實從那天以後,我一直在學你。”
這是30多年以後的真情流露,在當時可不是這樣。那一年大批判的熱潮又持續了幾個月,小寧覺得實在不能忍受,不再去學校。他回到家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做半導體收音機、搞化學實驗、做火箭、做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做這些東西要買零件、買工具,要花很多錢,而媽媽給他的零花錢總是不夠。有一天他在一家汽車修理廠的垃圾堆裡發現很多廢棄的銅絲,大喜過望。他每天到那個垃圾堆上去,把那些銅絲扒出來,拿到廢品收購站去賣,把幾角幾分攢起來,湊足一筆錢,就跑到商店去買回一個無線電零件。他沉浸在自己的發明世界裡,絲毫沒有感覺到“撿垃圾”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有一天,他正在垃圾堆裡扒著,鄰家孩子看到了,嘲笑道:“你怎麼在幹這個,真不像話,給你家裡丟臉,也給你自己丟臉。”小寧一點不臉紅,還是不停地撿,心裡想:“我又沒偷沒搶。我只是想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做出來。”
很多年後,有人和小寧談到這些往事。他說:
做人做事,道理是一樣的。你不應該總是跟著別人走,也沒有必要看別人怎麼評價你。做你自己!你就會發現心裡有一塊地方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激情一定就在那個地方。認識到自己的激情所在,不要壓抑它,把它開發出來,你可以看到,你的價值就在這裡。
小寧是在32歲那年到美國求學的。他發現美國人的文化是強調個人價值,強調與眾不同,這一切似乎格外符合他的本性。一個人怎麼樣才算有價值?美國人的理念和中國人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是人人都希望做科學家,都希望做大人物,不認為一定要很有學問,一定要掙很多錢。他們更在乎自己是不是快樂。只要自己高興,做一個飯店服務員、做一個普通的售貨員,都很有滿足感,不會因此就覺得比別人矮一頭。
兒子的童年和他不同,都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有一天他問小兒子:“你長大想幹什麼?”
兒子說:“我不知道。”
“你想不想當總統?”
“不想。”
“為什麼?”
“那個人太累。”
這細節讓小寧經久難忘,因為他從這裡看出,美國的孩子想的都不一樣,而美國的父母一定是尊重孩子想法的。
做最好的“你自己”(2)
然後,小寧又講了一個故事。這件事他對很多中國的朋友說起過:
我在微軟公司有個同事,他非常優秀,是個很出色的電腦科學家,而他的哥哥是個乞丐,真正的乞丐,整天在外面流浪,依靠別人的救濟和施捨生活。
有一天我對他講起中國孩子的成功觀念,他就給我講了他哥哥的故事,講的時候臉上沒有任何尷尬的或者不光彩的表情。看得出來,他不會覺得有這樣一個哥哥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他承認他哥哥生活得非常開心,“可以想上哪兒就上哪兒,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任何壓力,也不對任何人負責。所以他認為自己才是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那麼,你父親呢?”我知道他的父親是個律師,很體面,也很有錢。於是問:“你父親怎麼看待你們兄弟倆?”
他告訴我,父親一點也不干涉大兒子的選擇,從來不會罵這個大兒子不爭氣,從來不會說“看看你弟弟多有出息,就你不爭氣”這樣的話。
有一次大兒子回家,父親看他的衣服實在太破,於是給他200塊錢讓他去買新衣服。兒子問:“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可以自己選擇買什麼樣的衣服?”
“當然。”父親回答,“你可以買一件200塊錢的衣服,也可以買很多便宜的衣服。”
結果這兒子買了一件200塊的衣服穿上了。父親看了就說“很好”,並沒有說:“你這麼窮還不知道節儉。”
這是典型的美國家庭,是一種美國式的價值取向。父親不一定會同意大兒子的價值觀念,事實上美國的主流社會也不認為不勞而獲、做乞丐是一件好事。但問題不在這裡,而在於,他們的價值觀念讓他們尊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