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這是楚門劇的經典臺詞之一,它出於一號配角而非主角楚門之口,可謂俏皮也。然而欣賞反應敏感的觀眾品咂一笑之後,大抵都會產生點兒意味深長的什麼聯想的。
美國人在當下為什麼會拍這麼一部電影?
促成這麼一部電影出籠的美國的文化背景是什麼?
這麼一部電影所予以戲謔的文化現象又是什麼?
它所針對的僅僅是一種文化現象,還是也戲謔了被那一文化現象所左右的當代美國人?
僅僅是當代美國人嗎?倘不僅僅是——面對那一特別美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別國的人們有何文化心理的反應?
是接受習慣的不適和排斥?還是喜聞樂見的歡迎?
倘是前者,為什麼?
倘是後者,又為什麼?
這麼一部電影中,包含有美國人對自己所主導的全球文化潮流的自嘲式的反思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批評麼?抑或最終還是透過一部影片達成了與自己當下文化的握手言和?
倘有,體現在哪裡?
倘無,又何以無?或者,以上一切聯想,只不過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的認真,而在美國佬那兒,僅僅是為自娛和娛人?正所謂中國人一認真,美國人就發笑?
此片的結局可以多種多樣,為什麼美國人偏偏選擇了握手言和?是影片發行的商業考慮,還是美國電影在全世界穩居龍頭老大地位的文化心理使然?
同學們誰能設想出另外的結局?比如走投無路的楚門選擇了自殺?
那麼一來,美國人將怎麼看待自己的這一部電影?別國人又會怎麼看待?
楚門之門暗示著些什麼?門的那一邊為什麼起初是黑洞洞的而不是一門即開,燈火輝煌別有洞天的情形?
當然,人類的影視文化,包括美國的影視文化,並沒有糟到將人類都快變成了楚門的地步。這世界上人和人的關係,也絕對沒有虛假到無論親情、愛情還是友情全都變質了的程度。
但,人類不是已經開始擔心科技發展對人的異化了嗎?那麼,科技的直接介入,會否異化人類的文化本身?異化了的人類文化,會否會使人類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文化這一人類古往今來的理性燈塔?
而有一點是肯定的——美國人經由此片,又在全世界大賺了一筆美元。
這一點應帶給別國人,包括中國人一些文化反思嗎?
我們中國人的當下文化也有值得反思之處嗎?
我們的當下文化對我們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方式也產生重大影響嗎?
正面的影響是什麼?
負面的影響又是什麼?
我們中國人每天面對的中國特色的文化形態,也有虛假干擾智商的現象嗎?或並無此慮?
倘有,是哪些現象?
倘純系杞人憂天,我們明天的文化前景又是怎樣的?
是我們文化形態中的虛假多,還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虛假更多?
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虛假其實也表現得柔情似水?握手言和也許反而會使我們獲得楚門也曾獲得過的“幸福”?誰寧肯放棄楚門式的“幸福”?為什麼?
當女大學生在網上公開拍賣自己的幽會權時,這是女性權力的自覺,還是女性意識的異化?
這一現象的出現,儘管是特例,沒什麼普遍可言,這是由於文化影響使然,還是由於社會的商業傾向太濃使然?抑或是二者合謀之下催生的結果?
倘女大學生夠漂亮,而男大學生又錢包鼓脹,我們班上有哪一名男生願意參與競標嗎?
試問,當現實生活中虛假柔情似水,那麼我們誰更專業?
蘇格拉底說:“人啊,認識你自己!”
我認為,在今天,人認識自己已經不成大的問題,而人認識世界的困惑,則比以往任何世紀都更加多了。人無法認清世界,則必迷失了自己。
“人啊,認識這世界。”——這應該成為當代箴言也。
紙簍該由誰倒空
——大學生思想道德新觀察
一隻紙簍——在教室門口,也在講臺邊上,滿的。我在講臺上稍一側身,就會看見它。它一直在那兒,也應該就在那兒。
通常總是滿的。插著吸管的飲料盒,抑或瓶子,還有諸種零食袋、麵包紙、團狀的廢紙,往往使它像一座異峰突起的山頭。
教室門口沒有一隻紙簍如同家門口連一雙拖鞋都沒有,是不周到的;教室門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