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虧損。裡森試圖買賣日本 政府債券,但這又造成新的鉅額虧損。顯然,巴林的財務已經失控,巴林銀行總部一直為 裡森的瘋狂舉動供給資金,4 個星期內達 8.5 億美元。 1995 年 2 月23 日,是巴林期貨的最後一日,這一天,日經指數下跌了 350 點,而裡森 卻買進了市場中所有的合約,到收市時,裡森總共持有 61039 份日經指數期貨的多頭合約 和 26000 份日本政府債券期貨的空頭合約,而市場走勢和他的操作完全相反,裡森帶來的 損失達到 8。6 億英鎊,這是巴林銀行全部資本及儲備金的 1。2 倍,最終把巴林銀行送進了 墳墓。 將裡森奉為英雄 從20 世紀 80 年代起,隨著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一些銀行,特別是美、日銀行在金融 衍生市場進行大手筆的買賣,肯付給那些明星交易員前所未有的高薪,外加更多的紅利。 37
……… Page 39………
第 3章 1%的錯誤會帶來 100%的失敗 ID2002 巴林穩健的財務作風也隨之改變,自然將裡森這種年輕而又野心勃勃的交易員視為財富。 它對裡森透過套利保值交易賺錢的期望,遠遠超過了對他的監督。 巴林銀行認為,從新加坡的期貨公司賺來的利潤主要是內部交易中的套匯,即在東京和 新加坡各交易所之間的轉手掉期,他們還認為這種交易對巴林銀行並不構成真正的危險。 在 1994 年,裡森被認為曾為銀行創下了鉅額利潤,並在新加坡被非正式地封為日經指數之 王。他的這一聲譽是因為他有本事察覺日經指數微小的變化,無論是在新加坡還是大坂, 他總是在價低的地方買進,在價高的地方賣出,從中賺取數百萬美元。 所以,儘管裡森缺乏約束的行為已經給巴林銀行帶來了鉅額損失,但由於這些損失沒有 暴露,結果在巴林銀行內部,竟被看成是一個經營明星。在 1994 年 12 月,即巴林破產的 兩個月前,於紐約舉行的一個巴林金融成果會議上,250 名巴林銀行在世界各地的工作者, 還將裡森當成巴林的英雄,對其報以長時間熱烈的掌聲。 巴林倫敦總部的一位高階職員於 1995 年 2 月 8 日飛往新加坡,找裡森及其班子核查情 況。2 月 20 日,東京地區總部的領導要求李森減少銀行持有的日經指數期貨,但誰也沒有 想到一個私設的帳戶 88888 正在給公司造成巨大的危害,到公司的內部審計有所覺察時, 它的透支金額已超出公司的資本。 2 月 23 日傍晚,已經賠光了整個巴林銀行的裡森,無法繼續隱瞞,只好攜妻子踏上了 逃亡的旅程。他們相繼輾轉汶萊、馬來西亞,最後抵達德國,1995 年 3 月 2 日,裡森和妻 子在法蘭克福機場被警察捉拿歸案。這位曾被視為英雄的人後來被引渡到新加坡受審,被 判處有期徒刑6 年半,並在新加坡監獄服刑。 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 一個銀行的區級職員就能將一個世界級銀行毀滅?對管理細節的忽略是導致這家古老 銀行倒閉的主要原因。 巴林銀行沒有將交易與清算業務分開,竟然允許裡森既作為首席交易員,又負責其交易 的清算工作。在大多數銀行,這兩項業務是分立的。因為讓一個交易員清算自己的交易會 使其很容易隱瞞其交易風險或虧掉的金錢。這是一種制度上的缺陷,但早在 1992年 3 月, 巴林銀行的一份內部傳真就提出如下警告:“我們正處於一種可能造成災難的危險境地。 我們的制度缺陷將造成財務虧損或失去客戶的信任,或兩者兼有。”遺憾的是,這份報告 沒有受到重視。銀行 8 月份的一份內部審計報告認為,儘管裡森的做法有風險,他的部門 將加速侵蝕巴林期貨的獲利能力……但少了他(指裡森),巴林的期貨業務就將缺少一個 具有適當綜合能力的交易員。”即具有經驗、關係、交易技巧和熟悉當地情況等品質的人。 在新加坡,裡森既是期貨交易部經理又是清算部經理。自己監督自己,自然給了裡森瞞天 過海的機會。 巴林銀行的內部審計極其鬆散,在損失達到 5000 萬英鎊時,巴林銀行總部曾派人調查 裡森的賬目,資產負債表也明顯記錄了這些虧損,但巴林銀行高層對資產負債表反映出的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