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礙於身份,劉問道也沒有什麼好說,只是保證了兩點:第一,李治從來都沒有打算從他身邊搶走孩子。第二,這件事皇帝一定會給她個交代。
第二個保證,以著劉問道的身份來說,算是僭越了,但是他知道李治的心思,覺得自己這個時候做出這個承諾給長孫穎,那是一點兒都不過分的。
至於其他的訊息,劉問道也零零散散的透露了一些,例如李治封了王皇后的舅舅為侍中,封了蕭淑妃的伯父為諫議大夫兼弘文館學士,不過長孫穎一聽就知道,這一切都比不上對於長孫無忌的封賞。因為他除了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外,還加封太尉。
太尉在秦漢時是全國最高的軍事長官,隋唐時職權移到了三省,所以太尉也就只是作為加官存在。但是如今正一品的官位,除了太尉這種三公,也只有親王的品級能夠達到了。
長孫無忌的爵位已經封到了頂頭,這下連官階都攢的滿級了,如此顯赫,自然有人眼紅。例如今年年初便有人告狀說長孫無忌意圖謀反,李治對此的舉動是根本不加審問,直接將告密者殺掉,用行動表達了對長孫無忌的信任。
李治對於長孫無忌此舉不可謂不厚重,但是長孫無忌的回報就差得多了。在前不久李治跟他討論官員之間的包庇問題,問他說“聽聞你們在官署裡,行事尚且還顧忌彼此同僚的臉面,這樣怕行事會不夠公正吧?”,結果長孫無忌毫不客氣的把他的話給頂了回來,“這個我們也不敢說沒有,只是徇情枉法卻也不至於,只是行事稍微考慮了下人情而已,就算是陛下你,遇到這種狀況怕也不能避免。”
李治問話的意思很明顯,他是想要做個明君,依照法律治國,儘可能的避免臣下互相包庇,但是長孫無忌卻裝作聽不懂,只用法外不容乎情來搪塞李治,還說就算是你也不可能不考慮人情,這壓根兒就不給皇帝臉面,沒有把皇帝的問話當回事的。
劉問道把這件小事告訴她,自然不會無的放矢,長孫穎再聯想起他說的另外幾件小事,便能粗略的描摹起如今的格局。
除了李治跟長孫無忌私下裡的問話外,還有一次是李治親自召見五品以上的官員,表示我剛剛登基,還有很多地方不足,希望你們多多給我提供建議。朝堂上有些需要深入討論的問題,也可以當著我的面直說。李治如是這番,明顯是想繼承貞觀朝擅於納諫的傳統,但遺憾的是,朝堂上沒有一個人回應,大家都規規矩矩的坐在那兒,一個個看著地板,彷彿那裡有錢撿一樣。
類似的狀況,在貞觀後幾年也出現過,那是太宗讓著眾人挑自己的毛病,大多數臣子都沒有敢說話,只有長孫無忌站出來說,皇帝陛下已經做的盡善盡美,大家沒有任何毛病可以挑。於是太宗也很開心,大家也都很開心,這一場批評與自我批評大會就這麼圓滿落幕。
但是這一次的沉默,卻是讓李治很不好受。他自然之道自己作為一個剛上任的皇帝,不足之處還有許多,他擺出虛心求教的樣子跟部下開談心會,其實就是給他們一個抱大腿的機會,只要有心像他投誠的,不痛不癢的說上幾點,然後他在虛心接受一回,便能留下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話。如今如此容易刷成就刷威望的機會,卻沒有臣子上前,那說明什麼?說明大家都沒有把他當回事,並不在乎在他這個皇帝面前刷個存在感。
李治是個倔脾氣的人,哪怕是遭遇如此尷尬的冷場,仍然沒有死心,將著各州刺史理了一次,然後逐日找每個人小窗對話,瞭解國家的情況。但是大群裡頭,仍然是一片沉默。
大家都在等長孫無忌張口,而長孫無忌,並不覺得自己有替外甥解圍的義務。
的確,如今在著長孫無忌眼中,他仍然把李治當做外甥,而不是皇帝。
長孫穎聽著這話,只覺得背上冷汗都出來了,長孫無忌顯然已經觸到了李治的逆鱗而不自知,而李治,變得比以前更加成熟隱忍。他現在忍得越久,那麼將來爆發出來便可怕。
所以,李治不願意她回宮,因為她一回去,便勢必要被擺在李治和長孫無忌的這場爭鬥中去,李治會不會利用她還是兩說,但是長孫無忌有利用她的機會,卻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她已經過了天真的年紀,知道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不是看個人意願的。當李治還是晉王時,她跟他能在一起便是因為利益,那等他做了皇帝,她們之間那道名為利益的線,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每個身份都有每個身份的玩法,皇帝也不例外。如果你不想早死、被篡位、當昏君的話,哪怕是皇帝也得遵循某些遊戲規則。
她從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