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故居堂屋正中懸掛著胡喬木七十歲時的巨幅畫像,兩側懸掛的是他在北京工作、生活時的數十張大幅照片,其中有與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合影十餘張。東房間陳列著胡喬木生前捐贈的千餘冊圖書,西房間陳列胡喬木幼時睡的床鋪,用的部分桌凳,還有原全國書法協會領導成員,標準草書學社社長鬍公石贈送的28幅詩詞字畫。在故居東南方,還儲存一高大石碑坊,上邊橫額是“貞孝之門”,兩側有聯,為曾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的手書,聯曰:
父親胡啟東乃鹽城名流(2)
春祠立石垂視範,河客停橈拜女宗。
這是當地百姓為表彰胡喬木祖母胡季氏青年守寡、撫孤成立而捐資建立的。
胡啟東小時候,家境尚不寬裕。一個偶然的機緣,使他得以讀書:那是同村的一戶有錢人家,請了私塾教師教兒子,想找個孩子伴讀。胡啟東與他兒子年紀相仿,聰明伶俐,便被選去伴讀。從此,胡家與詩書結交。
胡啟東居然考上了秀才——清朝的末屆秀才。回鄉,做私塾教師。娶妻夏氏(不知其名),亦即胡喬木之母。
胡啟東的詩文不錯,在當地有了名氣,成為鹽城名流。民國初年,成立國會。這首屆國會於1914年1月被袁世凱解散。1916年6月,黎元洪繼任總統,恢復國會。胡啟東當選為國會議員——第二屆國會議員。
1917年6月,張勳復辟,強迫黎元洪解散國會,議員們紛紛南下護法。胡啟東也南下廣州護法,站在孫中山一邊,在當時算是進步、開明的紳士。他在廣州憑弔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寫下詩集《寓穗集》。
胡啟東在1923年10月,受到一場嚴峻的政治考驗:那時,直係軍閥首領曹錕把總統黎元洪逼出北京,然後在國會舉行選舉,以五千元收買一張選票,要議員們選舉曹錕當總統。這便是臭名昭著的“曹錕賄選”。10月5日選舉時,出席的議員五百八十七人,曹錕以四百八十票“當選”。那些受賄的議員,被人們咒罵為“豬仔議員”。胡啟東拒收賄款,不投曹錕的票,不當“豬仔議員”。他回到了故鄉鹽城,受到父老鄉親的敬重。
此後,胡啟東告別宦途。他曾受命續修《鹽城縣誌》,當地人稱之“胡氏縣誌”。他家的田,由五十多畝增至一百來畝。當胡家長子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家境更好些,土地增至二百多畝。
胡啟東喜歡寫詩。他曾自費印行詩集《鞍湖詩集》。胡喬木也愛寫詩,是與受父親的薰陶有關。
胡喬木在六歲時進入鞍湖小學(今張本小學)上學。那時,他穿一件黑色的粗布褂子。他讀書很用功,而且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夜裡,在油燈下看書。夏日,在帳子裡看書。只是他不喜歡體育運動。
胡喬木的學習成績不錯。在鞍湖小學讀了六年,畢業時受到校長當眾表揚——因為他的畢業成績榮居榜首。
1924年,十二歲的胡喬木考取江蘇省立第八中學(即今揚州中學)。他是鞍湖小學那年唯一考入江蘇八中的人。
。 想看書來
《中國青年》深深影響了他
江蘇八中,一所學風嚴謹、教育質量很不錯的中學。今日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現稱院士)之中,有十多位便出自該校。
江蘇八中的左翼勢力也頗強。1926年冬,江蘇八中的學生們上街宣傳,胡喬木也參加了。胡喬木在講演時,點名批判了軍閥孫傳芳,為此遭到逮捕。鑑於他年幼,不過十四歲,很快獲釋。此事表明,年紀輕輕的他,已是左翼陣營中的一員。
他的大哥胡達新也在這所學校學習,他參加了國民黨左派。胡氏兄弟都熱心於政治。
惲代英來到江蘇八中演講,給學生們莫大影響。惲代英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主編《中國青年》雜誌,江蘇武進縣人。他的演講,富有鼓動性,使學生們為之振奮。胡喬木也是熱心的聽眾之一。
從此,《中國青年》雜誌成了胡喬木的密友。這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機關刊物,當時的發行量達三萬多份。惲代英在《中國青年》上發表了一百多篇文章。蕭楚女、鄧中夏、張太雷、任弼時、李求實等擔任編輯,也發表了不少文章。二十多年後,胡喬木在延安成為《中國青年》的主編,這足以表明,當年的《中國青年》雜誌,當年該刊主編惲代英的演講,給予胡喬木多麼巨大的影響力。
中共在這所名牌中學建立了組織。胡喬木讀到了《嚮導》。《嚮導》是中共中央刊物,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