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驚天動地的一聲吶喊,數百輕騎兵在賓士中分成了三股,兩支白馬騎兵衝向“敵軍”兩翼,風一樣從“敵陣”前掠了半個圈子,然後快速撤了回來。中間那股騎兵放緩了馬速,待兩翼騎兵回撤的瞬間,端起手中強弩,發動了一輪齊射。
太史慈對這種輕騎兵的騎射戰術並不陌生,看出來這個戰法是以兩翼為誘餌,引動敵人陣勢後,用強弩齊射,動搖敵軍陣型。
齊射後,三支騎兵穿花蝴蝶般交替了位置,弩騎兵後退下馬,開始裝填弩機。白馬騎士化直衝為斜衝,再從斜衝轉為橫掃,如同兩隻雨燕一般,飛速的在敵陣兩翼前掠過。
一邊疾衝,一邊彎弓攢射,每人放了差不多三箭之後,他們與敵軍的距離也接近到了一定程度,眾人同時將馬一撥,潮水般撤了回來。在回撤過程中,還有人不斷馬上轉身向後攻擊。
幾乎同時,弩騎兵裝填完畢,再次上馬,森寒的弩矢重新指向了敵陣。
太史慈可以在腦海中想象出相應的戰局。如果敵人遭受白馬騎士的打擊後追殺出來,就會被弩騎兵迎頭痛擊。如果不追,就會在這種週而復始的打擊下,不斷出血,士氣降低,最後被磨到死。
純粹的騎射戰術,強是很強,但殺傷力不足,如果遇到鬥志堅強的敵人,以步弓強弩加以反擊,就會演變成消耗戰。
但弩騎兵的存在,可以彌補輕騎施展騎射戰術,殺傷力不足的缺點,騎射戰術,更加完善,更加恐怖了。
最後那隊騎兵人數不多,騎術似乎也比較差,他們演練的是衝陣。
騎兵們在主將的率領下排成三個鋒矢形狀,一豎兩橫,豎著的一個迅速穿“敵陣”而過,橫著的兩個斜向推進,將外層的草人齊齊整整地剔掉一層。
緊接著,為首的騎將從背後抽出一根角旗,用力揮了揮,帶著透陣而出的騎兵轉向,再度踏入稻草人大陣。其他兩支騎兵則倒卷烏龍,從側翼的側面縱橫穿插。
這是一種騎兵對步兵的典型戰術,利用騎兵強大的衝擊力,反覆打擊敵軍關鍵部位,如中軍將旗附近,以期待最大程度上降低對方士氣,並打亂對方指揮。
兩翼的騎兵則在敵陣之前快速奔跑,尋找對方薄弱點,一旦直衝中軍的騎兵完成突擊,或者中途受阻,後續的騎兵就根據自己找到的薄弱點進行打擊,以期擴大戰果或減小主攻方向的損失。
這個戰法並不複雜,讓太史慈感到震撼的是衝陣騎兵身上的鎧甲。這是一支重灌騎兵,人和戰馬身上都配備了鎧甲,總重量至少在七八十斤左右,正前方只有人和馬的眼睛沒被皮革和鐵片包裹起來。
太史慈不是沒見過世面的人,但他確實沒想到,在這裡可以看到這種水準的操練。
各部兵馬各司其職,兵種多樣,甲杖俱全,恍惚間,他幾乎以為自己回到了漢武時代,在上林苑見到了那支名震天下的御林軍。
就在他心神俱顫的時候,身邊于禁已經發出了號令,令眾軍集結起來,然後向太史慈請令道:“太史將軍,請登臺點將,下令出兵吧。”(未完待續)
………【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
一七八章搖身一變
如今臨淄被黃巾二十萬大軍圍攻,北海相孔融起兵救援,卻被打敗,眼下已經潰逃回了北海,青州的局勢一團糟,與齊國毗鄰的嶽安國自然也是人心惶惶。
有門路的,有本事的人,紛紛逃向冀州、兗州,乃至東萊等地;普通百姓沒這個本事,也只能惴惴不安的躲在城內,只有到了夜裡,才敢到城外去轉轉。
由於大亂持續的時間很長,早在收穫時節之前,就已經鬧得很大了,所以,一直到了入冬時分,樂安國南部的莊稼還沒有收割完。
只有博昌是個例外,博昌是青州樂安國中部的一個縣城,距離青州治所臨淄只有一百多里路,城外時不時的就能見到黃巾軍的影子。
大亂初起時,這裡也是一夕三驚,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城中軍民卻都鬆了一口氣,一支三千多人的兵馬自北而來,駐紮在了博昌城外。
自從這支兵馬到了後,小股的黃巾軍就再沒敢接近過這裡,因為他們是大名鼎鼎的幽州軍。
博昌人不知道這支幽州軍為何來此,又為何駐留不去,但人們都很高興,身處亂糟糟的青州,有這麼一支兵馬在城外,自然令人非常安心。
有人歡喜有人愁,樂安國相宋斌就很發愁。
身為一國之相,他要考慮的事情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城外有一支兵馬護衛,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