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返鄉時出了大力,眼下已經被王羽提拔為北海相,代替孔融治理渤海。
王修的治政水準已經頗令王羽滿意,他舉薦的幾個名士,也都不是浪得虛名之輩,而眼前的這位國淵國子尼,卻是王修極力推崇之人。
用王修的原話來說:國淵的本領勝自己十倍!
這個說法肯定是誇張成分居多,王羽記得小說裡,徐庶舉薦諸葛亮的時候,好像也說過類似的話,但諸葛亮的才能再高,也不可能勝過徐庶十倍甚至百倍。
不過,王修的作風還是很踏實的,他極力舉薦的人,水平肯定差不了。如今,國淵已經明確表示了投效之意,又一個人才入手,王羽很高興。
遼東方面表達的誠意,令他很滿意,這也預示著,這場談判有了個良好的開端。(未完待續)
………【二四一章 結盟遼東】………
帶國淵同來,柳毅也算是做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從青州去遼東避禍計程車人不少,但很少有人願意留在那裡為官。
比如在遼東時間最長的大儒邴原,公孫昭、公孫度先後多次徵辟,此人就是不肯答應,一心只等著中原安定下來,才好返鄉。
再如適才斬將奪旗的太史慈。
此人在遼東也呆了好幾年,雖然多次在高句麗入寇的時候,與遼東郡並肩作戰,可也沒有出任為將的意思。等到他老孃的家書一到,說新任北海相孔融重於他,數次遣人登門問詢,並且贈送禮物,太史慈便慌不迭的登船南下了。
柳毅和國淵都是大儒鄭玄的弟子,雖然彼此沒有多少交往,也算是有同門之誼,他鄉逢故知,交情自然也不錯。
透過私下裡的幾次交談,柳毅也知道遼東這座小廟,肯定留不下這位被老師鄭玄譽為‘國器’之才的同門,這個時候將其推出來,就是個惠而不實的人情。
誠意十足,卻並不代表恭順服從之意。
因此,談判的氣氛雖然很融洽,但卻遠稱不上一帆風順,至少跟太史慈預想的不太一樣。
“既要求和,又何來這許多囉嗦?還不如直接翻臉打上一場,先分個高低上下,再來談過不就簡單多了?”太史慈在肚裡腹誹著。
他見識過遼東的軍容,知道對方不可小覷,不過,加入了泰山軍之後,他的眼界也變高了。對主公來說,天下就沒有為難事,遼東再強,還能強得過董卓的西涼軍,強得過青州的百萬黃巾?
就算是最難建設的水軍,到了主公手中,還不是反掌之間就解決了?
遼東那邊識相便罷,反正那荒僻之地也沒什麼用處,連雞肋都算不上,也犯不上興兵討之;可現在這柳毅囉囉嗦嗦,沒完沒了的,真是惹人惱火,恨不得拔刀殺之。
明明就是示弱了,這時候卻還談什麼互相開放港口,進行買賣之類的條件,這不是蹬鼻子上臉麼?先前青州人去遼東,只是因為中原的戰亂,或者躲避其他禍事,現在青州已經平定,只有遼東的青州人回來的份兒,誰吃飽了撐的,還往那個苦寒之地跑啊?
至於做買賣,遼東那地方有啥可賣的?又哪來的錢向外採買?真是奇哉怪也。
偏偏主公也是好脾氣,居然跟他談得熱火朝天的,這又算是怎麼回事?禮賢下士,還是照顧同門之誼?
老實說,太史慈擠眉弄眼的在暗示什麼,王羽不太瞭解,也沒興趣去了解,但他對柳毅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遼東將佐卻很有興趣。
此人的武藝應該不算高,統率能力也沒什麼太特別的,口才和見地尚算不錯,但放在和田豐、賈詡這種妖孽天天打交道的王羽眼中,也算不得什麼。不過,他在航海,乃至海貿方面的認識卻令王羽吃了一驚。
柳毅對海貿的認識還很粗淺,比王羽這個外行道聽途說得來的知識還差很多,可現在是漢朝,有這種意識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至少王羽是第一次接觸到。
也許航海傳統更悠久的江東,會有類似或者更優秀的人才,但在這青州,能遇上這麼個人,確實讓王羽十分意外。
“我家主公和徐將軍分屬同門,不過,他們的理念和想法卻各有異同,是敵是友很難說,準確說的話,和當年的龐涓、孫臏是差不多的……”
推舉了國淵之後,柳毅緊接著解釋了一下先前的強硬態度。
“如果君侯殺死徐將軍後,得到的鉅子令,想必將軍也不會將其得太重,徐將軍的弟子門人都是墨門的忠實信徒,將軍留在軍中也算是隱患,所以我家主公才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既然君侯已經知道了鉅子令的功用,想必已經受了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