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4/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單刀直入地說:
不要提“反冒進”這個名詞,這是政治問題。首先是沒有把指頭認清楚,10個指頭只有一個長了瘡,多用了一些人(工人、學生),多花了一些錢,這些東西要反。當時不提反冒進,就不會搞成一股風,吹掉了三條:一為多快好省;二為四十條綱要;三為促進委員會。
毛澤東做事,不做則已,一做到底。在他看來,反冒進的思路必須打掉,“反冒進”這個詞都是極不入耳的。12日上午,毛澤東進一步從“政治問題”上來清算反冒進問題:
“躍進”年代(3)
1955年夏季,北戴河會議“冒進”,想把鋼搞到1500萬噸(第二個五年計劃),1956年夏季北戴河開會“反冒進”。人心總是不齊。……
右派的進攻,把一些同志拋到和右派差不多的邊緣,只剩了50米,慌起來了,什麼“今不如昔”,“冒進的損失比保守的損失大”。政治局要研究為什麼寫反冒進的那篇社論,我批了“不看”二字,那是管我的,所以我不看。那篇東西,格子沒有劃好,一個指頭有毛病,九與一之比,不弄清楚這個比例關係,就是資產階級的方法論……
攻擊一點,不及其餘。
毛澤東講這番話的時候,周恩來不在場。周是13日飛抵南寧出席會議的,但毛澤東的話很快就傳到了他的耳中。本已萬事纏身神經高度緊張的周恩來,一到南寧,精神頓時更為緊張起來。
毛澤東沒有因周恩來的到來而對他有所客氣,毛並不想降低批評反冒進的調子。
毛澤東指責:1956年的反冒進使6億人民洩了氣,是方針性的錯誤。
16日上午,毛澤東公開地在會上點了周恩來的名,他拿著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寫的一篇鼓動大躍進的文章——《乘風破浪,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嚴肅地對周恩來說:“恩來,你是總理,這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寫不出來?!”
在毛澤東的直接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