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消滅;不過,由於中國的特殊歷史條件,資本主義工商業還有其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的一面。
對農業合作化,他提出在反右的同時必須防“左”——這次全會,我們充分地批評了黨內有些同志不敢去領導農村合作化的右傾思想。但是,當著我們放手發動群眾、在農業合作社有了更大的發展形勢下,我們又必須預防那種盲目樂觀的“左”傾情緒和那種可能發生的違反自願互利政策的“左”傾錯誤。
對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他同樣反對兩種傾向——在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也同樣會發生或右或“左”的兩種傾向,這兩種錯誤傾向都是有利於資本主義、不利於社會主義的。
在周恩來眼中,反對兩種傾向是確定無疑的。然而,對那種盲目樂觀、急躁冒進傾向的逐漸滋長,周恩來表示了更多的擔憂。
11月31日,周恩來出席毛澤東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進一步討論加快各項工作的速度,提前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問題。
在大好的形勢面前,毛澤東和黨的某些領導人頭腦開始熱了起來。就在這次政治局的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表示:我不相信搞工業、農業,比打仗還厲害。
毛澤東想透過批判黨內在農業合作化速度問題上的“右傾機會主義”——即主張實事求是、穩步前進的意見,來達到加快社會主義建設速度的目的。他設想,到1956年,既可“達到80%到90%的農戶入社”;農業合作化後,又“可以迅速發展農業”,“在其初建的一二年內,一般可以增產20%至30%,往後還可以保持一定的增產比例,比互助組高,比小農經濟的增產率更高出很多”。農業生產“估計七八年後可以增產l倍”。
從農業合作化入手促使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這是當時毛